非遗出圈 安全护航:2025临沧春节解锁文旅新热度

作者:贺楚楚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临沧文旅 环球在线    2025-02-06 09:46:0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徐龍雲 杨丽萍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2025年春节假期,临沧市以“非遗中国年”为主题,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传统年节升华为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120.48万人次在临沧共同度过一个绘声绘色中国年。12.35亿元旅游总花费,同比增14.19%是临沧以“文化基因好激活旅游密码”为核心,用非遗叙事重构春节体验,以科技化监管重塑旅游安全,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文旅融合答卷。

守牢“安全线”:全天候护航不打烊

       当万家灯火点亮除夕夜,临沧文旅系统的“安全神经”却始终紧绷。不同于常规的值班表,这里构建起“数字哨兵+网格专员”双轨制:通过景区热力图实时监测人流密度自动识别危险区域,而身着佤族文旅志愿者马甲的网格员,则化身“移动服务站”,既排查安全隐患,又送上热茶大锅药。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市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286处文旅场所实现“零事故”,8个隐患点整改平均耗时仅1.2小时,安全监管既有“科技狠活”,更见“人文温度”。

非遗“破圈”: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共谋

    临沧市博物馆,金水漏印、漏版印刷齐上阵,Q版的年轻化呈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大年初一清晨,临翔区的街道上早已热闹非凡。

       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一支支舞龙队伍在街头巷尾穿梭,孩子们追着舞龙队伍奔跑,笑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花车巡游紧随其后,车上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手持彩扇,载歌载舞,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古老的年节时光。

       在云县的广场上,“龙舞欢腾闹新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临沧市博物馆,金水漏印、漏版印刷齐上阵,Q版的年轻化呈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大年初一清晨,临翔区的街道上早已热闹非凡。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一支支舞龙队伍在街头巷尾穿梭,孩子们追着舞龙队伍奔跑,笑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花车巡游紧随其后,车上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手持彩扇,载歌载舞,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古老的年节时光。在云县的广场上,“龙舞欢腾闹新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舞龙队员们精神抖擞,龙身随着鼓点上下翻飞,时而盘旋,时而腾跃,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凤庆滇红第一村,茶农将采茶号子改编成新春RAP,滇红活态博物馆游客戴着AR眼镜重走茶马古道,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叙事中,千年茶文化有了赛博表达;

       沧源翁丁寨的佤族“杀猪宴”变身沉浸式剧场,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身着传统服饰参与祭祀、舂糍粑,最后观看一场全息投影的足印司岗里沉浸式演出。

       这种“非遗活化实验”效果显著:5条非遗主题线路吸引超8万游客,滇红茶体验区单日销售额突破十万,证明传统文化与年轻态表达并非悖论。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市民和游客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绘声绘色、难忘的非遗中国年。

       临翔区西门公园小集市,一个细节耐人寻味:摊贩们自发佩戴“诚信经营”徽章,这是文旅局与在地商户共创的“信用积分体系”——规范经营可兑换景区推广资源。这种“柔性治理”思维贯穿整个假期: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旅游消费溯源系统,让云南“30天无理由退换货”承诺更具公信力;组建由文旅志愿者、本地博主构成的“文旅观察团”,用民间视角参与市场监督。最终,全市仅1起小额投诉的记录,印证了共建共治的力量。

秩序重构:从被动监管到生态共建  

       全市接待游客120.4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9%,实现旅游总花费12.35亿元,同比增长14.19%,亮眼数据下,藏着更深层转变:铁路、航空客流增幅分别达22%与18%,说明临沧正从“过境地”转向“目的地”。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交媒体上#美好生活在临沧#话题播放量破亿,年轻群体占比超65%,文旅传播实现从官方叙事到用户共创的质变。

       这个春节,临沧用“非遗活化”重新定义文化自信,用“安全温度”重塑旅游信任,用“共建思维”突破治理边界。当茶山云海间的古老年俗与数字时代的文旅需求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节庆经济的繁荣,更是一个边疆城市对“诗与远方”的当代诠释。

       文:贺楚楚  图片:临沧市摄影家协会  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 吴军  樊庆城 许灵锋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