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思茅松全产业链科技成果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和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思茅松良种选育”“思茅松原料林集约化培育技术”“思茅松绒毛浆新产品研发”“思茅松人工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初报”等4项科技成果,并举行了技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此次发布的科技成果突破了思茅松从种子到产品的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多项“首创”加快推进了思茅松全产业链升级发展。
“思茅松良种选育成果”:首次确立思茅松高世代育种策略,确定以选择、交配和遗传测定为核心的长期育种计划,为长期有序的育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路线图。收集保存478个材用优树无性系、656个脂用优树无性系,建成全国最大的思茅松种质资源库,创制1160个全同胞杂交家系,达到第二代育种的种质创制目标,育种工作取得里程碑式阶段成果。共选育出材用、脂用和高碳多系列良种21个,满足了不同用途产业发展的良种需求。
“思茅松原料林集约化培育技术成果”:满足不同加工产品对良种的差异性需求,实现精准选用最适良种。开发的菌根化轻基质育苗技术,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壮苗率提高到95%以上,培育期从100天缩短至80天。建立了“良种+菌根化轻基质育苗+立地选择+密度控制+配方施肥”的思茅松工业原料林集约化培育技术体系。经测算,10年主伐产量可达10-12立方米/亩,培育周期从20年缩短至10年,提高了原料林培育的技术水平,实现产量倍增和培育周期缩短目标。
“思茅松绒毛浆新产品研发成果”:建成国内第一条绒毛浆生产线,首次生产出思茅松绒毛浆产品,达到国家标准,打破国外垄断,明确了思茅松是国内绒毛浆生产最适乡土树种的优势地位,填补了国内松木绒毛浆生产供应空白。
“思茅松人工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初报成果”:建成云南省第一个企业自主建设的生态定位站“普洱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目前已纳入云南省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构建了气象、水文、土壤和生物4大类人工原料林生态定位监测体系。监测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状指标整体较好,通过科学施肥,可以实现思茅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水土流失风险较低。
景谷县人民政府县长邓世武表示,景谷县作为云南思茅松核心分布区,思茅松面积522.9万亩,思茅松人工商品林面积87.3万亩,景谷县积极打造以林浆纸一体化为主,林板、林化为两翼,林下经济为补充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体系,以思茅松为主的现代林产业正在强势崛起。
中国林学会松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周志春研究员认为,思茅松是我国最速生的松树,也是云南重要的乡土速生丰产树种,产脂量很高,是生产绒毛浆的优质松树,思茅松正式育种起步较迟,但进展非常快,目前处于与世界并跑水平,极具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一定要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集中合力,协同攻坚,以良种种苗为基础,推动云南思茅松多元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苏振华认为,可进一步挖掘思茅松原料优势,充分提升思茅松绒毛浆品质,使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甚至超过进口一类绒毛浆水平。
浙江省卫生用品商会秘书长庄海波认为,思茅松是最适合生产绒毛浆的树种,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绒毛浆产品2023年上市以来,客户反馈良好,在吸收等基础指标方面完全等同于国外南方松绒毛浆。
此次发布的4项成果得到了云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专项和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等支持。下一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携手有关科研机构、林草企业,围绕打造国内最大的绒毛浆生产基地的科技需求,从思茅松种业、集约化培育技术以及产品提质增效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会由省林草局、省科技厅主办,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政府研究室、省科协、省科学技术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云投集团、普洱市人民政府、普洱市发展改革委、普洱市科技局、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景谷县发展改革局、景谷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景谷县林草局等部门(单位)的领导,有关领域专家、重点林纸企业及下游客户代表应邀参会。
附件:1.思茅松良种选育成果
2.思茅松原料林集约化培育技术成果
3.思茅松绒毛浆新产品研发成果
4.思茅松人工林生态监测结果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