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围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调整和完善新时代“三农”政策,强基础、抓规范、促提升,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政策扶持拉动、依托企业带动、特色品牌促动的态势,不断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收入的目标。
强基础、拓市场,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紧紧围绕新时代“三农”工作目标,坚持用市场化理念和工业化办法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合作共赢。通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水平,培植、扶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渐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品种杂乱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重大转变。目前,全县流转土地8万余亩,烤烟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蔬菜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突破1万余亩,测土配方面积36万亩、间套种28万亩,桑园面积已达9.42万亩,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稳定的优质原料。
建基地、创品牌,打造现代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立足于“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向特色化、产业化、集约化、效益化转变,重点打造“两区(青海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祥云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10园(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蚕桑高产高效示范园、现代畜禽养殖示范园、特色花卉科技示范园、彩云红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中药材标准化种植(GAP)示范园)”和10个示范基地(重楼种植示范基地、高原特色农业种植及中药材多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东山乡百合种植千亩连片示范基地、花卉盆景栽植培育示范基地、高原粮仓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蚕桑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千亩连片示范基地、万头生猪10万羽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红梨种植示范基地),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办园区、建体系,拓宽营销渠道激发创新活力。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突出在建项目带动、扩张现有企业、引进相关项目,引导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向农业产业园区集聚,提升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式发展水平。同时,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拓展市场,拓宽营销渠道,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到目前为止,全县培植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多家,培植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家、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同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建立4个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57万亩,粮食总产实现了“11年连增”,为促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