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聚焦群众需求,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出了生猪、肉牛、蔬菜、烤烟、蚕桑、禽蛋等多个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秋豌豆、青花椒、百合、核桃、红梨、中药材等新兴绿色产业,“一乡(镇)一业”与“一村一品”相互融合、齐头并进,形成了“刘厂(镇)蔬菜沙龙(镇)花,旧站(村)玉米松梅(村)桑”的发展喜人局面,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立足优势资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推进“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的目标,祥云县将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出口基地4个、出口备案企业7家,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11个、“云南名牌”农产品5个,“三品”和云南名牌农产品培育工作步步为营,东山乡干海村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和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其中仅是重楼种植面积就达450多亩,走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致富路通过积极正向引导和科技强化赋能,奠定了培育“一乡(镇)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的基础。
聚焦“一乡一业”,培育名优品牌产业。刘厂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植产业,创建特色品牌,形成了以蔬菜为品牌的七大亿元支柱产业,目前,全镇种植蔬菜面积达6.09万亩,总产值达9.4亿元,建成刘厂、小波那村“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区,通过商标注册、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了“龙云大有”“滇府”“七彩泰兴”等系列品牌,“龙云大有”牌西红柿、香葱和“七彩泰兴”牌大白菜荣获云南“十大名菜”,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和欧洲地区。全县各乡镇在开展“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工作中,紧盯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围绕“一乡(镇)一业”建设目标,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推进“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
着眼“一村一品”,借力打造产业链群。为持续推进“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云南驿镇旧站村把发展特色制种产业作为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大力培育良种产业,种植制种玉米2000亩,通过村合作社和种子公司牵头,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坚持严把玉米制种的各道质量关口,稳步扩大种植规模,精心打造质量精品,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全县各地像旧站村一样,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出台了资金扶持、信贷投放、科技服务、产业保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坚持立体式、循环式扶持,建立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庄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