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丽:茶香里的代表责任与担当

作者:曾明美 吴远超    来源: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人民政府 环球在线    2025-09-22 14:39:20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浏览数:
0评论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与茶结缘、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李云丽。她不仅是当地知名的制茶能手,更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多年来,她秉持“一生专心做好茶”的信念,将茶产业作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扎根乡土,传承匠心,以技艺赋能产业振兴

        李云丽的制茶情缘始于童年。生长在茶乡的她,自幼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制茶技艺。父亲是当地经验丰富的茶农,不仅教会她识茶、制茶,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2017年,她通过专业考核,获得茶艺师五级资格证书,此后又陆续取得评茶员、初级茶叶加工工等多项职业认证,为传统技艺注入现代标准。

她深知“学无止境”,积极争取各类培训机会。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加工技术提升,到电子商务与网络直播技能学习,她不断拓宽视野,将先进理念与技术带回乡里。2017年,她引进新品茶种“帕沙”1500多棵,通过数年精心培育,成功实现量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她还大胆创新,在茶叶包装中融入民族图案与时尚元素,推出小方块、茶包等便携款式,贴合现代消费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

示范引领,擦亮品牌,以实力赢得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云丽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她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在多项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获麻栗坡县评茶员技能竞赛三等奖;2024年,获县级茶叶加工竞赛二等奖;2025年,更是一举夺得县级一等奖、州级“技术能手”称号,并代表文山州出战滇桂黔三省区三州市茶叶加工工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激发了猛硐乡茶农提升技艺、共创品牌的信心。

她坚持以品质立身、以诚信经营。客户普遍评价她的茶叶“品质稳定、韵味悠长、口感醇厚”,包装“精美有特色”,价格“公道实惠”。2025年,她的茶厂在“老山国际春茶节”茶王争霸赛中荣获绿茶、白茶双料三等奖,“老山茶”名片越发闪亮。茶叶销售连年增长,2025年春茶产量2吨很快售罄,年均毛收入超过60万元。

带农共富,践行初心,以行动诠释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李云丽始终不忘初心。她依托自家创办的麻栗坡县霖瑶古韵茶叶厂,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茶农签订长期收购协议,以保底价收购优质鲜叶,极大提高了茶农的种植积极性。她还经常邀请专家指导茶农种茶、采茶,统一生产标准,提升鲜叶质量。

一位与她合作多年的茶农感慨道:“云丽代表给的价格公道,还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跟着她干,收入有保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2020年,李云丽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又获评县“行政村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她已带动周边60余户茶农实现增收,每户年均增加收入超过8000元,真正实现了“以茶兴业、以茶富农”。

履职建言,服务发展,以智慧推动乡村振兴

作为乡人大代表,李云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身在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她经常深入茶园、农户家中,倾听茶农心声,了解产业难题,精准把握茶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她在乡人大会议上先后提交了多份高质量建议:2024年,提出《关于促进猛硐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对古茶园茶坪山产业路进行维修维护的建议》;2025年,进一步提交《关于进一步发展麻栗坡茶产业的建议》,从品牌建设、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这些建议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产业路维修项目已落实到位,为茶农生产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担当书写代表情怀

李云丽常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不仅要做好茶,更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履职过程中,她不仅关注茶产业发展,也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参与环境整治,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如今,李云丽正计划进一步拓展茶旅融合空间,为猛硐乡打造一张崭新的产业名片。她表示,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和“贴心人”,为猛硐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从一名普通制茶人到群众信赖的人大代表,李云丽始终秉持一生专心做好茶的理念,在制茶与履职路上并行不辍。她不仅是技艺精湛的制茶人,更是心系乡土、代言茶农的优秀代表,真正做到了以茶兴业、以茶富农,成为猛硐乡乃至麻栗坡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