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边 有这样一位工作队队长 ——记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驻湾桥工作队队长孙庆霖

作者:周小波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派驻    时间:2020-11-20 15:19:10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邱琬婷 彭建清 夏万举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洱海边 有这样一位工作队队长  ——记大理州

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驻湾桥

工作队队长孙庆霖

环球在线新闻头条报道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你要到海边来!”一年多前,记者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派驻洱海保护治理及转型发展驻湾桥工作队(下简称工作队)队长孙庆霖的这一约定,因为疫情拖到了今秋10月才成行。

     踏上浪花翻飞的湾桥镇古生村边生态廊道上,迎面而来的孙庆霖让记者有些不敢相认。过去皮肤白皙的她变黑了许多,戴着护罩的脸略显疲惫。但当看到手下的队员坚守着岗位在打捞漂浮物时,孙庆霖马上来了精神,与队员们一一打着招呼,一声“辛苦了”让风吹日晒的队员们脸上泛起了笑容。

    迎着海风,孙庆霖讲起了这一年多来让她感动的每一个瞬间,平凡之中彰显着奉献精神的洱海保护的故事就这样滔滔不绝地从海面上徐徐铺开。

         打通洱海保护最后一公里

    自投入到洱海保护这项工作中以后,孙庆霖边干就边在思考和总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想,为什么洱海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

    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孙庆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洱海保护上,如果不能调动起每一个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把老百姓动员起来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洱海保护中来,一切运动式保护最终都不可能真正成功。

想明白了这一点,孙庆霖开始从打通洱海保护“最后一公里”入手来开展工作,目的就是让党群、干群之间拧成一根绳,形成一个整体,拥有一种向心力。在孙庆霖的主导下,工作队围绕这一工作重点,于2019年开设了“群众夜校”,聘请专家给大家宣讲政策、答疑解惑。

“许多群众就是在这样的夜校里懂得了洱海保护政策的内容,明白了洱海保护关乎每个人的利益,逐渐从过去‘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孙庆霖介绍,在此基础上,工作队又开通了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通过向辖区内餐饮、客栈等企业发放宣传海报,面向大众收集洱海保护方面的意见、建议。广大干部群众添加微信账号后,可以通过“一张图片、一段文字、一个定位”的方式把涉及洱海保护方方面面的问题、 困难、意见、建议向工作队反映。接到大家反映的问题后,工作队会及时进行核实,协调相关部⻔给予解决,或者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公众号宣传洱海保护政策的同时,也收集和了解各种信息,广泛发动洱海保护网络志愿者,将有关洱海保护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发现早、处理早。

       小卡片连出大民生

    为充分调动全⺠参与洱海保护,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共享的氛围,工作队还对外发放干群联系卡,对外公示了镇政府分管领导、队长、副队长和挂钩队员的电话。通过一张小小的卡片,公示的一串串号码,拉近了农户和党委、政府的心。      

    在这张小卡片上,工作队向社会的承诺是:你发现我落实,你反映我整改……

    今年5月初的一天,工作队员王锋接到一个反映问题的电话后,立即与其他队员赶到了湾桥镇石岭村10社农户杨波家了解情况。经仔细询问得知,由于修建洱海生态廊道损坏了之前的管网设施,新建管网又一直未投入使用,导致杨波家的污水无法接入管网。因为担心新建的化粪池无法容纳一家人正常的生活污水排放,他们家只好把生活污水一桶桶地提到院子里浇花,为此全家人颇感不便。

收到干群联系卡后,杨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上面的电话。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王锋了解他家遇到的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解决了他们家的这个难题。还顺便进行排查,一举解决了其他4户人家遇到的同一问题,一下子让群众感受到了小卡片能发挥大用、能解民忧。

    随着类似事不断增多,村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就这样,一张小小的卡片,让一颗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正如卡片上说的那样:“不分你、我、他,我们是一家,护好洱海,就是护好我们共同的家。”

         “我可以生病,洱海不能病!”

    让孙庆霖感动的,是一个个队员日常中的平凡,他们对洱海的热爱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杨松荣是工作队里的老队员,进队以来,他一直觉得能为保护洱海尽点力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跟着孙庆霖的脚步,记者在海边见到了杨松荣。讲起他曾经生病都不忘巡查洱海的事,正在忙着打捞水面漂浮物的他朴实地说道:“我可以生病,但洱海不能病。”杨松荣说,孙队长经常给他们讲洱海保护的重要性,让大家工作起来不松懈。

    “我从小就生长在洱海边,眼睁睁看着洱海水质变坏,又见证了洱海一天天好起来。”杨松荣感慨地说,洱海在总书记的关心下,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状况很不容易,千万不能再“病”了,否则就更难治理了。

    为了支持工作队的工作,湾桥镇镇长杜凯洋在一次脚受伤后依然坚持穿着拖鞋与大家一起巡查,到晚上巡查结束才去输液。“拖鞋镇长”的美名不胫而走。

    来自四川的大理市农校工作队队员袁海涛,刚来时皮肤白皙,几个月巡查下来,风吹日晒,昔日的“白珍珠” 变成了“黑牡丹”。队员们说,队长孙庆霖跟她一样白,如今也成了“黑牡丹”。不过大家都说,她们虽然变黑了,却像洱海一样比过去更美了。

   听到这些赞誉,所有队员都不约而同地说,他们只不过是在自己岗位上做好了一件“很平凡”的事而已。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换来了保护洱海的“伟大”,因此有人评价说,正是有了无数像孙庆霖她们这样的平凡人,日复一日地为洱海保护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才能永驻人间。        一年多来,孙庆霖和队员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很多人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件“苦差事”的时候,孙庆霖却乐此不疲。这个来自异乡的坚强女汉子说,她爱大理、更爱美丽的洱海。

    “从接过这项光荣的工作那天起,我就把它当做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程来对待,不敢有任何松懈。”孙庆霖从2019329日正式担任工作队队长那天起,带领着队员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洱海上都能见到这群朴实无华的人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海边,对入洱海河道开展巡查,通过实地查看入湖河道水质,了解违章建筑整治、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入湖沟渠卫生等工作情况……这群洱海边最可爱的人也因此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是坚守洱海一线当之无愧的忠诚卫士。

    “乡亲们保护洱海的意识不断增强,留住洱海的美不再是一句空话。”看着越变越美的洱海和环湖生态环境,孙庆霖面朝大海吐露心声:假如重新来过,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投入到洱海保护的大军中来;假如洱海保护需要,我愿意一直把队长的职责扛下去!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