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

作者:赵嘉 李婵娟 杨成林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1-06-19 11:38:35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箫笑 邱琬 彭建清 夏万举 特约记者 李俊江 刘宝昌 杨程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环球在线新闻焦点报道  欢迎参加“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怒江州专场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怒江州委主要领导和怒江州相关领导介绍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先生;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张晓鸣先生;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先生;

       中共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发布新闻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的精心组织下,今天在这里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怒江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向各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怒江的关心关注和大力宣介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沧桑巨变,百年翻天覆地。从192171日至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个春秋。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征程中,19501月,怒江实现和平解放,怒江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从此以后,怒江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取得了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关心怒江各族人民,先后多次就怒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贡山县独龙江乡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作出重要批示;20151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会见了怒江州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20194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20203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形式听取了怒江州脱贫攻坚情况汇报;20212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怒江州委授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关心关怀,为怒江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实现了从区域性整体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实现了从贫困封闭到幸福美丽的历史性巨变。2020年,怒江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20212月,怒江州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具体来说,可以从九个方面来了解怒江的历史性巨变。

       第一,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怒江州曾经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之前,全州所辖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29个乡(镇)中有21个贫困乡(镇),255个行政村中有249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56.24%,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我们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创造性地落实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十三五”期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30.5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15个;每年从州、县(市)机关抽调1/3干部驻村抓落实,收官年达到干部总数52%1.6万名干部持续开展挂联帮扶,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实施10.2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独龙族在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率先实现整族脱贫;2020年底,全州26.96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2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怒族、普米族、傈僳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顺利实现整族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直过民族”地区“一步跨千年”的奇迹,在人类减贫史上留下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怒江案例”。

       第二,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过去的怒江,各族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农业刀耕火种。近年来,我们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育产业、防风险、保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十三五”期间,全州GDP总量从2015年的11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10亿元,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3%,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从97.74亿元提高到204.64亿元,年均增长15.5%。黄登、大华桥水电站建成投产,水电装机达到443.65万千瓦,发电量达183亿千瓦时。草果等香料种植面积达144万亩,怒江草果产业被列入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产量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国三分之一。

       第三,交通基础实现历史性飞跃。过去一段时期,怒江是全省唯一无机场、无高速、无航运、无铁路、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州(市)”,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道路晴通雨阻。“十三五”以来,我们坚持交通先行,推进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共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5.68亿元。怒江美丽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惠及沿线3个县(市)17个乡(镇)的30万群众,成为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脉。兰坪通用机场建成通航。保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怒江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独龙江高黎贡山公路隧道贯通,结束了独龙族群众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全州所有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畅通的县(市)、乡(镇)、村组道路,解决了困扰怒江各族人民出行难问题。新建了36座“溜索改桥”,截至2020年底,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上桥梁共有145座,怒江人民过江靠溜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全州公路总里程达6658公里,天堑变成了通途,泥泞难行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硬化到户的幸福之路,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得到改变,“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了大山,到县城、省城甚至沿海地区打工,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第四,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2014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5.7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近17万贫困群众解决了住危房问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往日破败萧条、满目疮痍的山村变成了今天充满生机、井然有序的美丽新农村。我们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了67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集中安置点,相当于全州近1/5总人口、1/4农村人口、1/3贫困人口搬出大山、迁入城镇,10.2万群众告别了昔日的“千脚房”、茅草屋,住进了窗明几净、家具家电齐全、网络宽带到户的新楼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以及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怒江大峡谷两岸一个个特色集镇拔地而起,实现了怒江城乡结构的重构,城镇化率由33%提高到48%,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第五,民生事业得到历史性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得到巨大改善,4县(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比2015年提高2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2015年提高36%。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县(市)域内就诊率达89.67%,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1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48.7%提高到94%,集中供水率由59.5%提高到96%。边疆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边境始终保持安全稳固局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3%,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6倍,日子越过越红火,迈入了全面小康。

       第六,生态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16年以来,共争取到生态扶贫资金9.22亿元,聘用生态护林员31045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了草果、有机茶、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高黎贡山猪、中蜂等种养殖业,特别以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力最强、覆盖最广、贡献率最大的绿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怒江、澜沧江“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开展封山育林,实施退耕还林(草) 78.47 万亩,完成“怒江花谷”生态建设2429.96万株23.77万亩;从2020年开始用3年时间,实施30万亩的“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高黎贡山生物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新物种被发现。河(湖)长制扎实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现如今,怒江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5.31%提高到78.90%,居云南省第二位,贡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正在成为怒江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第七,干部能力得到历史性提高。这几年,我们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锤炼、打磨和培养干部,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一线,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大队长”工作层级,选派29名州级机关副处级实职干部担任大队长,选好配强村第一书记,2017年以来,全州累计选派13383人次干部驻村。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昂扬气概,发扬“苦干实干亲自干”的工作作风,发扬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和水滴石穿的精神,住农家、走村寨、访民情、解难事,涌现出了“人民楷模”高德荣、“最美奋斗者”邓前堆、“最美支边人”管延萍、“背包工作队”等一大批“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怒江脱贫攻坚干部,40名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付出了生命代价。通过历练,广大党员干部精气神全面提振,自信心全面增强,打硬仗、啃“硬骨头”以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得到历史性提高,为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财富。

       第八,群众素质得到历史性提升。我们坚持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重要任务,建立覆盖州、县(市)、乡(镇)、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和“升国旗唱国歌”以及国旗下的宣讲活动。坚持志智双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能人”培养和“脱贫能手”竞赛。实施农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增强能力、激发动力。各族群众受到教育、熏陶和激励,在思想上、观念上、精神上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淡化,靠努力奋斗过上新生活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边疆各族人民发自内心“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第九,党的建设得到历史性加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州2046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完成“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创建,29个乡(镇)、25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双整百千”达标创建。2017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处级干部200名,比重达到66.2%。大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治理正风肃纪持续加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怒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迈进新征程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精神,努力把怒江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再立新功!

最后,我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们多到怒江走一走、看一看,多给我们的工作提意见建议,真诚的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怒江、宣传怒江、帮助怒江,期待大家在怒江相聚。

中共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答记者问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独龙江乡的发展和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在给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独龙江乡巩固成果、全面振兴工作。

       一是加快培育独龙江乡旅游产业。我们将紧紧抓住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机遇,加快培育独龙江乡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独龙江高A级旅游景区建设,提质改善独龙江乡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今年国庆前,完成独龙江景区交通换乘系统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将独龙江景区创建成为4A级景区。发展草果种植以及独龙鸡、独龙猪养殖等产业,支持和引导独龙族群众开办民宿、农家乐,通过扶贫车间、村级集体经济等方式,打造草果、独龙服饰、竹制制品、独龙乐器等“独龙”品牌,让群众从旅游产业建设中得到更多更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二是加强独龙江生物生态安全保护。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独龙江的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独龙江保护管理条例,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进独龙江35千伏电网联通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生态护林员、地质监测员、河道管理员等生态管护队伍建设,构筑好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三是深入挖掘弘扬独龙族文化。突出独龙文化的原生态和神秘性,传承发展提升独龙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独龙文化保护和传承工程,推进独龙族古村落保护,加强独龙文面、独龙手工纺织、独龙原始歌舞、镖牛祭天、独龙族语言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独龙族民歌、“卡雀哇”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创作一批反映独龙族整族脱贫、感恩共产党的民歌舞蹈,不断推动独龙族文化振兴。

       四是持续激发独龙族群众内生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开展家庭内务、村庄环境有奖评比,“群众话党恩”主题演讲以及“走出火塘到广场”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周三活动”。继续开展建筑装修、电商技能、酒店管理、乡村导游、农家乐经营培训等,巩固好独龙族“零辍学”成果,动员群众外出务工开阔眼界、增长技能,激发他们为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奋斗的激情。

       五是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狠抓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产业能手、致富能手、优秀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充分利用“三个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护村队、文体队)、“两个一”(每日播放新闻联播,每个星期一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党员包户制”等载体,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边境稳固,让独龙江乡的每名党员群众成为守边戍土的哨兵卫士。

今天的独龙江,广大干部群众由衷的“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是大家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我们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张晓鸣答记者问

       怒江要发展,出路在旅游,怒江的地形地貌不具备发展工业和大规模农业的条件,但绵延300公里的怒江大峡谷具备发展世界级旅游的基础。我们对比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怒江大峡谷的情况,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深度160米,平均宽度16公里,怒江大峡谷全长600多公里,仅在云南境内,主要在怒江就有30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极限高差3500米。从文化上看,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是印第安文化,怒江大峡谷有傈僳族文化、怒族文化、独龙族文化。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为怒江州确定了建设美丽公路、实施绿道建设、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一环,布局半山酒店等重大发展举措。目前,怒江发展旅游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刚才,纳云德书记介绍到,保泸高速公路通车,腾冲到怒江只要2个小时,从保山机场到怒江只要1个小时。下一步,孔雀山隧道打通后,迪庆到怒江也只需要2个小时。只要我们工作做得好,到腾冲、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游客都会到怒江来,这就意味着怒江在大滇西旅游环线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怒江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前,州委、州政府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确定的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定位目标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抓组织领导。把旅游产业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州委书记、州长亲自抓、负总责,州、县、乡三级联动,健全完善重点项目挂联制度、挂图作战制度、督查通报制度3个机制,全州上下同频共振抓落实。

       二是抓限制管控。怒江峡谷地带自身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管控上严格限制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当然,这里不包括人才引进,我们对人才引进是全面放开的。严格限制县城城区房地产开发,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新增和农房无序建设,严格限制矿产开发,为全力发展旅游业腾挪空间,全面修复生态,修复风貌。

       三是抓策划规划。聚焦“小众、特色、高端”的旅游发展定位,对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坚持世界级和全域的理念,用国际化视野全新定义怒江旅游。沿怒江大峡谷300公里系统策划、规划怒江走廊、怒江客厅、怒江阳台、怒江花谷等旅游业态,用大手笔的策划、规划推进项目包装、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

       四是抓节点打造。按照系统规划、重点突破的思路,集全州之力先期启动傈僳音乐小镇、泸水三河片区、小沙坝·登埂片区、皇冠山·知子罗片区、丙中洛片区和独龙江景区的打造提升,确保年内一批景区景点和半山酒店面向游客开放。

       五是抓品牌营销。酒好也怕巷子深。我们将全面建设,全方位营销,持续打造推介五个品牌,在这里,我给记者朋友们做一个推介。依托美丽公路,打造户外运动品牌,目前,我们有峡谷马拉松、环法自行车、皮划艇野水漂流;建设“半山酒店”,打造休闲度假品牌,云南能投登埂半山酒店、环球融创、松赞文旅等知名企业都已进驻怒江;建好国家步道,打造科普研学品牌,穿越高黎贡山、三江并流将会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心仪之地;实施“厨房工程”,打造农旅融合品牌,把手抓饭和怒江的有机生态食材推向市场;培育特色村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雾里、老姆登等中国最美村寨会进一步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

怒江旅游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历史性的惊人一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借此机会,也诚邀大家来怒江考察旅游,感受“峡谷怒江·养心天堂”的独特魅力!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答记者问

       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生态区位重要,是世界级重要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委、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怒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牢生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认识怒江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地位、使命和职责,始终把守护好西南安全生态屏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在一个战场上打赢了深度贫困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两场战役,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中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决定》《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怒江州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了权责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来抓紧、抓实、抓好。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驰而不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怒江、澜沧江“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怒江花谷”生态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怒江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大会战。五年来,全州累计完成营造林建设87.7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7万亩, 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90%、居全省第二位,全州林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林木绿化率、林分平均蓄积量3个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森林蓄积居全省第四位。

       三是坚持从严管护,坚守如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日常巡护体系,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金丝猴类群新成员—怒江金丝猴从2011年发现时的100只左右已增加至230只左右;2015年,首次发现怒江特有种独龙叶尾螽;2017年,发现中国兽类新记录物种红鬣羚;2018年,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金猫、世界易危动物云豹照片;2019年,首次发现我国境内最大滇桐物种种群,狼、水鹿、水獭等动物的踪迹重现怒江。202012月,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高黎贡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第二次十年评估验收。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系和机制。

       四是坚持全民行动,全力以赴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州累计创建218个(省、州)级生态村、2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市)。《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脱贫一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生态扶贫的生动实践》案例,被选入由中组部牵头编选出版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贡山县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怒江州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州委、州政府决定将每年五月定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宣传月”,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并通过“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持续不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和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动保护与发展有机统一。在有效保护和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生态扶贫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扶贫、生态修复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启动了“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和模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全力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

       今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昆明举行,必将极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嘱托,全面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守护好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接续奋斗,把怒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