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新闻头条报道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冬,红七军主力整编北上,留下红七军21师(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3师,又称右江独立师)在右江根据地坚持斗争。1931年春到1932年底,桂系军阀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根据地党政军群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右江特委、独立师党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派经验丰富的干部到右江下游和滇桂边、黔桂边开辟游击新区。
自1931年11月起,右江地区党组织先后派出数批共60余名红军干部到富宁的七村九弄地区(今谷拉、归朝一带),开展发动穷苦群众、争取民族上层和改造绿林武装等工作,革命之火迅速燃遍壮乡苗岭、彝山瑶寨。经过2年多的发展,富宁的红军游击队主力达到700余人,建立了劳农会21个,有规模较大的赤卫队27个2000余人,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4年7月,中共右江下游党委书记黄松坚到富宁领导滇黔桂边区的革命斗争。11月,黄松坚在谷拉多立村主持召开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在谷拉谷留村召开滇黔桂边区劳农会、赤卫队大会,成立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和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3联队。两次会议建立了边区党、政、军、群四套领导机构,创建了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之后,又改编了广南王开洪起义部队和广西欧仲明起义部队近1000人,革命力量进一步增强。
1935年5月,黄松坚到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不幸被捕。10月,广西恩隆县特支书记滕静夫到富宁接替黄松坚继续领导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6年5月下旬,滕静夫在富宁阿用者兰汀水村主持召开边区根据地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委员会”,将“边区革命委员会”与“边区劳农会”合并为“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将“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3联队”改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下辖6个大队2000余人枪。边区革命根据地在鼎盛时期,共恢复和建立了中共基层支部以上至边区一级的党组织44个,有党员600余人;建立和健全边区和县一级革命委员会12个;有革命武装8100余人枪,活动范围覆盖3省28县4万多平方公里、约18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共产党在富宁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34年6月,国民党广富守备大队进剿驻江曲、甘美的红军游击队,被游击队在甘美设伏击溃。这是红军进入富宁开辟新区以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战,也拉开了滇黔桂边区武装斗争的序幕。
为了镇压滇黔桂边区的革命斗争,国民党滇、桂军阀先后调遣反动武装等11万人次,对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在根据地中心富宁,敌人施行“移民并村”“保甲制度”“连坐法”等极端残酷的手段,在根据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多曼惨案、洞楼惨案、太平惨案等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大肆制造白色恐怖。仅富宁地区,在敌人的反复围剿中就有700余名无辜群众被杀害,近百个村寨被烧毁,被抢畜禽和财物不计其数,到处是“村不见鸡犬,寨不冒炊烟,田野闻鬼叫,处处有尸骨”的凄凉惨境。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和屠杀,根据地军民没有屈服,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携手并肩,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或集中兵力痛击来犯之敌,或以小股精兵袭扰,与国民党部队作战数十次,歼敌近3000人。游击队副参谋长蒙运廷、政治部主任黄沙平等300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让革命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滇黔桂边区的崇山峻岭中。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1938年春,滇黔桂革命游击队主力改编北上到达安徽后被缴械肢解。背信弃义的国民党再次举起屠刀,在滇黔桂边区大肆清剿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武装,革命根据地丧失。但是,滕静夫、岑日新、傅少华等领导干部和少量游击武装仍在滇桂边、中越边地区坚持隐蔽斗争,等待新的革命高潮的来临。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低潮时期,在南方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是党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它“创立时间最早、斗争范围最广、坚守时间最长、政权最完善、少数民族参与最多、牺牲最大、发挥核心作用最大”。1975年4月,邓小平作出了“富宁县是革命根据地,确有其事,请有关部门给予重视”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其历史地位和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