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里的中老铁路建设者

作者:谢一可 杨成林    来源:中国铁路昆明集团    时间:2021-10-07 16:53:3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任华 张廷盖 特约记者 李俊江 刘宝昌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新闻头条报道   国庆假期,全国各地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但在中老铁路建设的一线,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牢记初心使命,用辛勤的劳动向国庆献礼,用执着的坚守履行着保证中老铁路如期开通运营的庄严承诺。

元江大桥上的别样国庆

       “昨夜下过一阵秋雨,今天应该不会太热吧!”清晨,天还没亮,熊汉宇便被预先设定好的闹钟唤醒。他拉开窗帘,看看阴霾的天空,心中暗自窃喜。

       熊汉宇是普洱基础设施段工务维修技术中心线路专修队一工区的一名线路工,他在元江大桥上负责数据测量工作,是他在元江大桥上度过的一个别样国庆节。

       熊汉宇起床后,匆匆洗漱完毕,便与工友张照云坐上面包车,前往元江大桥。

       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境内,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大桥长832.2米,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主跨249米。由于桥梁架设位置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大,钢结构材质桥梁极易发生热胀冷缩,造成钢轨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为确保桥梁伸缩变化不影响钢轨几何尺寸,必须在桥的两端各安装2组钢轨伸缩调节器,准确掌握不同温度下桥梁梁体与钢轨伸缩变化的关系,确保列车安全平稳通过大桥。自8月下旬以来,熊汉宇和张照云的工作任务,便是每天不同时段对桥梁温度及伸缩变化数据进行测量。

       到元江大桥的山路崎岖难行,面包车沿着颠簸的山路艰难往上爬。翻过数道山梁后,黎明时分,熊汉宇他们终于看到了巍峨雄壮、有着红色涂装的元江双线特大桥。此时,朝阳刚爬上山头,元江江面的晨雾还未散去,在两岸泛黄秋叶的衬托下,元江大桥显得更加雄壮美丽。

       “哇!还是这么热啊!”刚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昨夜的秋雨,似乎没有起到降温的作用,刚刚730分,气温已经让人有些吃不消。

       “上下行无车,可以上道作业。”防护员张照云看看大桥两端来车方向后,打着手势对熊汉宇说。

       “明白,可以上道作业。”熊汉宇走上桥面,取出轨温计贴在轨腰上,再拿出布包里的钢直尺,开始认真测量大桥上4组钢轨伸缩调节器的伸缩量。虽测量和记录都由他一个人完成,但他还是习惯性地一边口述着测量数据,一边认真做好记录。

       熊汉宇说,有了大量的数据支撑,在分析轨温、钢梁、钢轨三者变化关系时误差才会更小。他们现在所测量的这些数据,能为后期桥梁维修养护提供精确依据,确保大桥运用状态安全稳定,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旅客安全舒适乘坐动车打牢基础。自8月下旬以来,他与张照云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5点都要一直待在大桥上,每隔3个小时,就要测量记录一次数据。

       当天中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熊汉宇拿出面包和牛奶,一边用书本扇着凉风,一边慢慢吃着午饭,享受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一个多月来,他和张照云总喜欢利用这段时间,聊聊学习,谈谈工作和理想。但当天,他俩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听着那元江江水的歌唱;听着那大山之外人们欢度国庆的欢声笑语;听着那山风送来的飘渺的国歌声……

       当天14时许,经过短暂休息后,熊汉宇和张照云又投入到工作中。此时,元江大桥上迎来全天的最高气温。

       “轨温60摄氏度。”熊汉宇贴完轨温计后,赶紧吹了吹被烫到的手,再次认真测量大桥伸缩量。4组数据测量完毕,他的鼻尖和帽檐上已挂满了汗珠。

       17时许,熊汉宇终于测量完当天最后一组数据。此时,来接他的面包车还没有来。他与工友张照云告别后,沿着下山的土路,向河谷走去。由于张照云要继续留下来,为夜班整理道床作业的同事进行安全防护,没有与他同行。

隧道里的歌声

       清晨,中老铁路玉磨段普洱市墨江县鱼塘镇境内秋雨绵绵。这里山高谷深,最高海拔达2029米,还未进入冬季,天空就显得阴沉沉的。

       秋雨中,一辆汽车沿着山路艰难前行。汽车里,普洱基础设施段供电维修技术中心接触网维修专修队班组负责人施晓明双目紧闭,利用前往作业地点的这段时间补觉,任凭道路怎么颠簸,他似乎也能死死地“钉”在座位上。

       “明哥,我们好像走错路啦!”车里有人提醒说。施晓明仍然双目紧闭,没有回答,也没有看路,任汽车继续往前开。

       “明哥,睡着了吗?”有人继续试探着问。

       施晓明缓缓睁开双眼,循声望去,工友张朝栋正一脸疑问地看着他。

       “路没错,继续走!”施晓明又闭上双眼,继续补觉。

       原来,昨夜的大雨,阻断了他们以前常走的路。施晓明一大早得知消息后,特地交待司机“另辟蹊径”。

       哀牢群山连绵起伏,山路本就难行,加上连夜大雨,崎岖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汽车绕着茶山艰难往上爬,黄泥、碎石、坑洼、浓雾,弯弯曲曲的山道,让司机一刻也不敢眨眼。

       “哎!这次彻底过不去啦。”汽车驶到一段泥泞路面时,司机无奈地停住车。

       “都下来,带上各自的工具走过去。”施晓明叫醒车上的工友,打开后备箱,把工具一件件拿出来递给大家。

       施晓明作为班组负责人,走在队伍最前面探路。他望了望山体,确认安全后,左肩扛着一捆安全带,右手抱着定位绳,试探着伸出右脚,轻轻踩上去,再缓缓用力,脚不再下陷时,他的鞋一大半已淹没在稀泥里。

       “泥水不深,大家跟着我的脚印走。”施晓明顾不得自己的鞋已进了泥水,只想走得快些,再快些。因为他时刻记挂着,在他们班组的任务清单上,还有石头寨隧道和把边江双线大桥8公里的接触网设备等着他们去复查和销号。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后,大家终于看见了钢铁巨龙的影子,还没有开始干活,每个人都已冒热汗。

       施晓明看了看时间,1020分,这一波三折的上班路,竟然花了近3个小时时间。他们迅速按照分工,开始麻溜地检查设备。

       雨还在继续下。大家加快了作业进度,但雨水似乎也加快了下落的速度。在被雨水完全湿透前,他们只得躲进附近的隧道里避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避雨期间,不知是谁用手机放起了歌,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嘹亮的歌声在空旷的隧道里回荡。

一名共产党员的朴实心愿

       中老铁路磨憨站,几个黄色身影来回走动着。他们时而蹲下、时而立起,时而在轨道信号机前沉思,时而在设备上摆弄一阵。

磨憨站是中老铁路国内段的“边疆站”。而这些黄色身影,是普洱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的职工。他们正在对中老铁路磨憨站的轨道信号机和信号电缆线进行检查。

       信号好比列车的“眼睛”,指挥着列车前进的方向。这些黄色身影中的郑桐,每天要来回反复对信号设备进行检查。为确保对每一根电缆线的走向了然于胸,自今年7月份参与磨憨站设备检查以来,他每天要步行20000余步,每天至少要检查数千根电缆线。

       “我的愿望就是中老铁路能早日通车。”郑桐说,目前乘汽车从磨憨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区要2个小时,到云南省会昆明要近10个小时,而且唯一的高速公路弯多坡陡,并不好走。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当地群众从磨憨到昆明只需3个多小时。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希望能为祖国边疆铁路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等中老铁路通车后,让铁路沿线的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朱世富 汤流斌 摄影报道)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