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山镇强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这一主线,着眼增强社会治理的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探索实践乡村治理“两网融合”,亮出名片。
坚持党委领导,树牢社会治理“方向标”。对社会治理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会研究,统一决策部署,2022年以来,党委会专题研究社会治理工作2次,特别今年疫情爆发以来,累计召开党委会8次,党委扩大会4次,参与县级培训会4次,组织镇级培训会3次,村级培训会22次,对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社会维稳等进行研究部署,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有力、组织有序、防控有效、社会面平稳有序,全镇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两网融合”,守稳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的要求,科学设置五级网格,并与基层党建网格深度融合,各级网格长由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优秀党员兼任,“两网”并为一张社会治理大网。截止目前,全镇共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2个,三级网格639个,四级网格1432个,五级网格2836个。推进信息摸排精准化。年内对辖区内的住户、人员情况进行3轮摸排,特别是对辖区内人员出入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掌握,及时进行管控,通过摸排,全镇目前共有常住人口10.17万人。推进数据应用共享化。对各级网格长安装使用“善治临沧”APP进行培训23场次1000多人次,及时将APP推广到所有网格长,全面推广“滇红慧”小程序,用好用活“居民报事”功能,并与住建、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协调联动,共享大数据成果,共同推进社会治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的开展,全县2400多名机关党员积极会社区报到,按照分片负责的原则,由二三四五级网格长带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每天服务时长1小时以上,按日上报网格内人财物变化情况。
坚持高压严打,构建社会治理“高压线”。上半年来,共接出警1856起,同比下降267起;受理行政案件581起,结案450起,查处违法嫌疑人774人;立各类刑事案件205起,破案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5人。同时,实行全面排解、疏导劝解、联系化解、牵头和解的“四解法”,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家、做到位,目前全镇共调处矛盾纠纷31起,成功22起,共有各类信访案件58件,已办理42件。重点人员管控方面,制定管控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细化工作措施,关心关爱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加强宗教场所管理,目前全镇共有精神障碍患者328人,在册吸毒人员535名,矫正对象79人,失独家庭37户,宗教活动场所57处。
坚持绿水青山,护好社会治理“生命线”。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方面,在城郊结合部7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配备垃圾收集桶260只,配备自卸式垃圾车1辆,固定1名保洁员定期清运。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方面,全面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配套管网、氧化塘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4个,生产生活污水初处理率达到80%以上,累计完成户厕改造12644座。村容村貌有效改善方面,持续开展18个行政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共建成安石、水箐、红塘、京竹林4个省级美丽村庄,大有、前锋2个市级美丽村庄,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120场次,参与群众1.5万人,保洁公共区域60万平方米,清理“假乱俗”等小广告1500则,整治乱堆乱放190余起,清运垃圾1000余吨。违章建筑有效控制方面,以古山河专项整治为契机,拆除违建20宗2055㎡,组建县、镇、村三级核查组,完成龙王庙河违建拆除35宗、正在整改44宗,符合一户一宅条件暂缓处置9宗。
坚持以人为本,打通社会治理“肠梗阻”。社区增设工作方面,坚持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符合民意、上下联动的原则,于今年4月份启动社区增设优化工作,在县城建成区内按8000人左右规模新增顺宁社区、滇红社区2个社区,并按照50户至100户左右规模,在新社区内设立居民小组145个,在原有4个社区新建成的小区内增设居民小组97个,目前已完成社区设立及选举工作。党群服务阵地优化方面,以“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方式,建成镇级党群服务中心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三级党群服务站11个,四级党群服务点10个,按“八有”标准提供同质化服务内容,前移服务窗口,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网上服务平台便捷高效方面,开发“滇红慧”小程序智慧服务平台,构建大数据调度中心,数字化收集人流物流信息和居民需求,服务范围包含就业务工、生活缴费、问题咨询、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党员管理等方面,线上办理服务事项130多项。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全面覆盖方面,立足实际、综合施策,一体化推进城区90个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委会组建,目前成立业主委员会57个,物业管理委员会33个,单独组建小区党支部48个,联合组建小区党支部7个,覆盖25个小区,实现“一小区一支部”应建尽建。凤庆县凤山镇:唐中丁 杨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