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和希望所在,为持续提升桃源社区工作人员治理能力与居民参与能力,检验社区干部参与示范式问需会的实践成果,深度挖掘各网格长管理院坝的居民问题,梳理居民需求,真正做到“发现在早、解决在小、预防在先”。2023年5月18日,在桃源社区电信9号院网格长黄炜的召集下,邀请9号院居民参与本次问需会,携手昆明市社科院姜剑波老师、桃源社区其余网格长、工作人员和纳新社工在桃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室召开本次居民问需会。
本次院坝问需会作为社区干部开展的第二场,在问需开始之前黄炜向参会居民介绍本次活动使用的工具—矩形白纸、马克笔和注意事项。在矩形白纸上描述当下社区所存在的问题,在书写时要注意三个事项,第一每张纸上只能写一个问题,第二字要尽量大写保证现场人员都能看清,第三问题的描述要清晰具体。在介绍完之后,黄炜让参会居民以生活的9号院为根源点,依据生活状况和居住环境写下目前社区存在的问题。
纳新社工和工作人员收集参会居民写下的问题后,由黄炜在大白板上展示并进行分析讨论。就目前电信9号院的实际情况,参会居民提出以下的问题:就社区环境方面,居民提出安排志愿者打扫院坝过于形式化,大部分志愿者进入院坝随便捡一下就开始玩手机,并且社区院内的保洁人员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不需要志愿者在加入打扫,这是一种人员资源浪费,对志愿者进入院坝的工作安排可以是发挥监督的作用;社区环境卫生差,楼道扶手积灰、垃圾成堆摆放无人管理,每个月保洁清扫频率低。
就社区物业方面,居民提出9号院为老旧院坝1,房屋漏水严重,导致居民晾晒的衣服出现反潮和发霉,住户家里墙壁渗水,柜子等家具全部霉变损坏没人管理,居民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协调解决,多次与物业沟通无果;社区卫生、花工(浇水、清理杂草等)、安保被保安(夫妻两)一人包揽,他们无责任意识、检查巡视不及时、管理疏忽导致随意人员进入院坝粘贴广告,院坝公共晾衣架维护不到位,由于院坝老年人多、流动性大、租客复杂,居民对保安的职责疏忽问题产生安全担忧(不法分子进入社区、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社区路灯损坏,甚至部分社区路段没有路灯,缺乏基础设施,损坏无人管理维修。就社区服务方面,居民提出由于院坝老年人多,大部分为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社区应该对院坝内老年人(独居)登记造册,定期打电话询问其个人情况,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与心理安慰,是否需要社区提供帮助,且针对社区老年人可以组织劳动力提供打扫卫生、照顾生活起居,即便是有偿也能接受,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社区就业,也能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且由社区来做收费低,安全性高;在关于社区党支部建设居民提出社区党支部管理队伍老龄化,他们大部分人年龄大已经没有精力管理,需要社区引入新鲜血液进入,抓紧支部工作,动员党员加强与居民的联系;由于社区人员流动性大,党费缴纳标准不清楚,党员也不知道要交给谁。就社区设施方面,居民提出社区党员活动室由于改造将原有桌椅板凳撤走,但一直没有推进改造进度,且活动室太小,有闲置活动室又没有利用;管理活动室的负责人老龄化,需要招募年轻有创意的为大家服务,且社区活动缺乏没吸引力。
在分析讨论完参会居民提出的问题后,姜剑波老师对本次问需会进行复盘,指出问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次问需会,再一次阐述整个项目的核心。桃源社区的基层治理项目不仅是赋能社区工作人员,提升其服务能力,改善传统基层治理下的高压状态,更重要的是开展新的社区公益性服务模式--成立社区公司或组织(后续成立情况依据社区而定,只是目前的工作推动核心),发展属于桃源社区自己的经济体系,问需也是为了后续成立社区公司或组织打下基础,定位服务方向。社区统筹,院坝自治是目前社会治理体系的趋势,社区在发展自己的社区公司或组织以后,第一能解决桃源社区就业问题(社区吸毒改造人员多),第二是缓解经费紧张现象,很多社区服务不能开展的根源就是经费不足;第三是实现社区增收减负,将部分服务移交社区公司或组织来做,缓解社区工作人员压力,由购买服务的形式促进社区居民实现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问”促“治”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桃源社区将进一步构建“大家的事大家议”的居民治理协商机制,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切实对桃源社区基层治理服务形成助力,破解社区基层治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