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街乡:开启农民增收致富新“药方”

作者:张正彪 汤雪梅 杨成林    来源:本站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4-06-17 21:04:31
报道:张正彪 汤雪梅 杨成林
浏览数:
0评论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腰街彝族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重楼、滇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开启农民增收致富新“药方”。

一大早,腰街彝族乡函关村村民宋紫杰就来到自家的滇黄精种植地除草,查看药材长势。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中药材,他心中满是欣喜,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宋紫杰是腰街彝族乡函关村低保户,因身体残疾原因,不能外出务工,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生产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就是一年的口粮,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拿出来变卖,换几个零花钱,补贴家用,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2021年,在村委会带领下,宋紫杰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了2亩多滇黄精,经过精心管护,已经接近采收期。

“预计再过半年就能采摘滇黄精籽和挖一部分根茎,价钱好的话能卖两万多块。没想到守着家门口,也能赚点生活费,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宋紫杰接着说道,“党的政策好,县上、乡上、村上都组织好几次中药材种植培训,没接受培训之前,种滇黄精都是老经验、老方法,听专业老师一讲,原来有很多的学问,学到了很多技巧,产量也比以前高。”和宋紫杰类似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参加培训学到了大量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思路宽了,而且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魂,实用技能是产业发展的根。中药材种植作为腰街彝族乡特色产业,让全乡种植户掌握规范化种植及实用技术尤为关键。为了有效解决农户药材种植技术上的短板,腰街彝族乡坚持“以培训增技能,以技能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按照“群众点单、专家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开展形式丰富、批次合理、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乡共种植中药材800,共计200多名中药材种植户参加培训,不仅消除种植技能薄弱、理论知识不足的瓶颈,还促进全乡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预计将达到400多万元产值。

“日子越过越好,心情也越来越好了!国家帮扶了我,我也要鼓足劲儿好好干,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宋紫杰鼓起了钱袋子,也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如今站在新的起点,相信宋紫杰将继续鼓足干劲、脚踏实地,和全乡中药材种植户们一起朝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下一步,腰街彝族乡将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持续推广林药、林禽等林下立体种养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林下经济多点开花。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