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镇:“三色一体”精准落子 激活人居环境整治“一盘棋”

作者:李川 严红权 李贵娇 杨成林    来源:本站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4-07-22 20:57:25
报道:李川 严红权 李贵娇 杨成林
浏览数:
0评论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打造美丽宜居村庄,三岔河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用“干”彰显本色、用“实”擦亮底色、用“治”提升成色,干群同心,精准发力,全面激活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盘棋”。

凝聚合力,用“干”彰显本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点多面广,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三岔河镇采取“村党组织+自然村理事会+群众”的形式,通过搭建组织架构,扣紧责任链条,激发内生动力,让各个责任主体在其中各负其责,各尽其力,齐抓共推。村党组织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乡村振兴理事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通过面对面、点对点征求意见、听取意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充分彰显“党组织带头发动干、理事会主动谋划干、群众齐心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充分彰显党员干部带头实干、人民群众勤劳肯干的本色。据了解,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调整充实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156名,召开户长会、群众会等71场2120人次、群众投工投劳2675人。

立足实际,用“实”擦亮底色。三岔河镇始终遵循“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不照搬照套,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重点聚焦“垃圾、污水、绿美”三个关键,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垃圾处理重点聚焦源头减量,引导群众通过简易分类,将垃圾大致分类,可回收利用的积攒售卖、残羹冷炙喂养畜禽、瓜果菜皮入地为肥等,从源头上减量,减轻公共垃圾池的容纳压力和转运负荷。污水治理重点聚焦集中收治,以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为导向,采取纳管、大三格收集和资源化利用等治理模式,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对黑臭水体则按照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的思路因点施策,确保做到建成一池、运行一个、见效一片绿美建设重点聚焦因地施策,不搞一刀切的增植补绿,而是结合“四旁四地”地块情况和群众生活需求,建成贴近农村实际、保持乡土气息、还原乡村本色的“四小园”。

常治长效,用“治”提升成色。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当下治好,更要长远管好。三岔河镇通过广泛的调研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引导群众在村规民约大的框架下,结合各个自然的实际,由理事会牵头,组织村民共同商议,共同认可,共同制定,着力营造“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村民自治治理格局。定期组织志愿者、发动群众对田间地头、水坑周边、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对垃圾点进行清理整治,对零散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捡拾,做到干群同心、齐抓共护,携手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治理提升。同时,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宣传动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人人相应、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当下治”的成效得到有效巩固,让“长久立”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色。

据悉,三岔河镇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确定山头田村为整村推进示范行政村、雪华村上寨自然村等12个自然村为整村推进示范自然村。目前,共完成12个自然村整治提升。新建垃圾收集池52个,集中清运陈年垃圾243吨;铺设污水管线12.1公里,砌筑“大三格”16个,埋置玻璃钢化粪池2个;硬化路面275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62.9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投入9.6万元,农户自愿筹资13.2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675人次折资40.1万元。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卫生保洁制度、卫生公约等相关制度措施34项。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