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佑镇河西自然村: “1234”工作法扮靓绿美人居

作者:杨尚清 杨成林    来源:本站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4-07-24 20:31:59
报道:杨尚清 杨成林
浏览数:
0评论

近年来,勐佑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勐佑村河西自然村为示范点,通过“1234”工作法综合施策,一幅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河西自然村徐徐展开。

坚持“一个引领”,共建共治聚合力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关键作用,把广大党员干部凝聚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上下联动、党群合力的工作局面。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支部领着干、党员带着干、群众跟着干;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带头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用好用活乡村振兴理事会,完善“一约四制”长效机制(“一约”即村规民约;“四制”即“门前三包”、公共区域保洁、卫生户评比和农村卫生清运缴费制度),组织开展“十星联创”“村庄清洁日”、积分管理、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通过理事会成员与农户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主体意识,实现村庄公共区域、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全覆盖。截至目前,共调动2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主体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刷新村庄“颜值”,建成“乡愁田园 醉美河西”美丽家园示范点。

            实施“两个行动”,破解顽疾添动力

一是实施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行动积极引导群众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厨余、能腐烂进行分类,可回收部分由理事会联系商家到村进行回收,厨余垃圾用于喂养畜禽,能腐烂部分还田增肥,剩余部分投放到垃圾房集中清运。将村庄垃圾清运工作纳入集镇理事会统一管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类前日均清运垃圾0.7吨,分类后日均清运0.4吨,切实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效率。

二是实施生活污水治理行动。统筹考虑自然村人口容量和分布情况,科学确定氧化塘的布局、规模,按照查漏补缺、有序建设的原则,政府投资建设1900平方米的氧化塘1个,群众自建“小三格”168个,架设管道7公里,污水收集率达到100%。同时,采取“小三格+入户管网+大三格”的模式实现雨污分流,解决了村庄污水直排、乱排问题。

联动“三支力量”,常态整治强战力

一是镇级干部下沉推动建立镇党政班子成员挂村、站所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包户的责任体系,镇级干部经常走村入户,现场指导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及时收集村组干部遇到的困难问题、群众反映的意见诉求,通过镇党委会、专题会、“早餐会”等形式集中研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逐一破解工作中的难题。

二是村组干部示范带动依托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实行“群众的事群众议”,广泛集众智、聚良策,持续完善村规民约,优化各类自治机制,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效率;村组干部带头,经常性走户串门,与群众座谈交流,宣传垃圾分类、雨污分流等知识,督促群众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

三是群众主体自发行动依托乡村振兴理事会的组织和发动,广大群众集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有效激发,主动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自觉从庭院卫生做起,积极参与“村庄清洁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不断实现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

打造“四类示范”,以点带面扩张力

一是打造产美融合的活力村组。聚焦生态农业种植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为目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群众将土地租赁给企业统一开发运营,带动村民加入公司、合作社成为雇员、社员,通过土地租赁、就近务工和自主经营等方式,以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经营收入多种渠道持续增加收入。根植“和美乡村”理念,立足坝区原有自然风貌,发展大小春稻油轮作,稻油循环、稻鱼共生,极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二是打造和谐稳定的文明村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引领社会治理体系网,定期召开理事代表大会,明确乡村振兴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职责分工,广泛听民声、汇民意、聚合力,将“十星联创”“红黑榜”等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探索以村规民约为纲,多种机制相互融合的村民自治方式,确保村民能充分表达意见建议,用好的民俗转民风,引导群众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倡导文明道德风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打造山清水秀的绿美村组。立足“乡愁田园一幅画”的自然美景,秉承“田园风光是农村最美的风景,蔬菜林果是农村最好的绿化”理念,以“一沟一河一路一园”为核心,统筹规划,间种软籽石榴、脆柿等果树2000株,以恢复村庄应有的乡愁韵味和田园诗意美感为目标,整治拆除不规范建筑物400多平方米。同时,依托“土陶古驿、金色水乡”招牌,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做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植入土陶文化,鼓励群众自建自管,在房前屋后建设“微田园、微花园”,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办好乡村文化活动,讲好乡村文化故事。

四是打造开放活跃的兴旺村组。乘着天猴高速、凤庆中和机场等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建成的春风,利用显著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凤庆、昌宁、云县“半小时经济圈”,保山机场、临沧机场“2小时经济圈”,带动乡村旅游、农特产品销售。按照“一核、一轴、两翼”的布局,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出“三月勐佑菜花香、十月稻田摸肥鱼”2条精品主题旅游路线,在农业生产中植入油菜花节、端午·栽秧节、放鱼节、火把节和摸鱼节、丰收节等农耕文化体验活动。目前,河西片区乡村旅游辐射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惠及1.4万多群众,增加稳定就业岗位100多个,累计带动周边闲散劳动力参加务工1万多人次,以生态优美的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