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的云南祥云县鹿鸣乡罗溪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产业,培育大产业,拓展大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山区群众“林下增收”。
12月2日清晨,鹿鸣乡罗溪村闲置烤房,一群只有24天的小鸭子在保温灯暖黄色的灯光里开心地走来走去。这些小鸭子脖颈长着黄色绒毛,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有的在进食,有的在喝水,热闹又可爱。这天7000只小鸭子将会发放到群众手中,助力罗溪群众增收。
“鸭子拿回去先喂水,水里加复合VC,防止鸭子因为运输、更换养殖地产生应激反应,2个小时以后再喂饲料。喂的水每天都要更换,对喂水的器具进行认真清洗。”云南兰坪县凤精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雄一边发鸭子一边对群众嘱咐道,随后他又将喂养的注意事项发到养殖户微信群里。“有的群众不识字,打字看不懂,所以我们在群里注意事项都是发语音。”杨雄说,“今天鸭子发完,我们会一家一家再去看一下群众的养殖环境,进行具体指导。”
罗溪村地处鹿鸣乡北面,距离县城43公里。全村4个村民小组1355人。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4年以来,罗溪村积极对接企业,探索“党总支+公司+农户”方式发展番鸭养殖,公司向农户提供番鸭公苗并垫付饲养期间的饲料、药品,提供技术指导,保证鸭子成活率不低于97%。农户按照20元一只购买鸭苗,养殖4个月以后,成品鸭平均重量不低于10斤,嘴巴开始发红,群众就可以交付。
“鸭子发给群众以前,我们已经对鸭子打了4次疫苗。第一个月我们按照1只鸭子3公斤的料,第2个月按照1只鸭子3.6公斤的料进行供给。药和料由公司统一送过来群众直接来领,等收鸭子时候,再扣除饲料和药品费用,减轻群众养殖压力。”杨雄说。
“我这次养200只,养殖的地方昨天就消好毒了,通风条件也好,这几天天气冷鸭子拿回去我就把暖灯开起来。”罗溪村二组村民茶学茂边搬鸭苗边说道。
“番鸭抗病强、长势快、瘦肉率高,针对罗溪村产业发展小散弱、没有支柱产业的现状,我们发动难以外出务工、有养殖意愿、有空地或者闲置场所的38户群众养殖鸭子,以订单产业的方式打消群众养殖技术、出售等方面的顾虑,拓宽增收渠道。”罗溪村党总支书记杨加满说。
据了解,这些24天的小鸭子,每只平均重量 0. 8公两,养到4个月以后大概能到5公斤左右,公司按9元每斤回收,保障每只成鸭的纯利润不低于15元。群众一年能养三季,三季换三批,小小番鸭将为村民提供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