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镇鱼进所村的冬桃种植基地,只见绿油油的桃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冬桃,果园里一排排桃树整齐排列,一串串成熟的冬桃秀色可餐,尝上一口,果肉香甜满嘴。
祥云坝子海拔在2000米左右,从2004年开始引进冬桃,通过20年的发展,加之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冬桃着色漂亮、品质优良、果型也美,同时皮薄、肉嫩、汁多,颇受消费者欢迎。冬桃不但投放周边市场,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在冬春季节的水果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同时也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进园采摘。
地处有“祥云母亲河”之称的中河沿岸的鱼进所村,是传统的种植业大村,烤烟、玉米、水稻、冬桃、秋豌豆种植是全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在推进绿美乡村建设进程中,鱼进所村把冬桃产业的发展与绿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坚持长远规划、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在稳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目前,全村种植冬桃500多亩,使冬桃成为市场热捧的“网红”产品。
在扩大冬桃种植规模中,祥云县通过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祥云红梨、优质桃等水果为主,其他品种为补充的均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个优质水果产区,综合效益显现,冬桃等特色水果优势明显,获得了“滇府”牌云南红梨、新川中岛、冬桃、雪桃四个品种的绿色食品认证和“滇府”牌梨、桃两个系列品种的有机认证及 GAP 认证。通过大力推广、实施绿色无 公害技术,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等,提升了无公害、绿色意识,增加技术含量,确保了果品质量安全。
祥云县在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中,积极培植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种植冬桃1万多亩,年产值4800多万元,冬桃成为祥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随着冬桃种植规模的持续发展壮大,祥云县将特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相融合,加强种植技术培训,降低种植风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鼓励群众发展长、稳、增的水果产业,打造了特色种植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以“旅游+农业”等方式推介销售特色的农文旅产品,形成乡村既有颜值、也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文化、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