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的哨兵

作者:庄成龙 杨成林    来源: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    2021-08-01 07:39:51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邱琬婷 彭建清 特约记者 李俊江 杨程 刘宝昌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中国警务报道  “我叫张新旗、湖北人、陆军、70后”“我叫赵建斌、云南人、空军、70后”“我叫苑大玮、山东人、海军、80后”……在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龙翔派出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继续用一颗赤子心以另一种方式忠诚履行着光荣的使命任务,他们不是公安专业科班出身,但从部队“海、陆、空”专业“毕业”的他们却个个都是业务能手,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们就是龙翔派出所的10名“军转民警”。

       10名转业军人己占龙翔派出所民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了”他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我们站在一起就是一个排了,团结就是力量,没什么难事能难得倒我们”。为此,龙翔派出所党支部根据他们的特点,成立了“军转安民”党小组,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巡逻防控工作。

       他叫易明强,担任龙翔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民警,大家平日都亲切的叫他“老易”。谈起自己军旅生涯最难忘的事儿时,他说,在部队期间最难忘的就是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北川中学、唐家山堰塞湖……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很难想象在“老易”轻描淡写的叙述中,面对当时频繁的余震,堰塞湖大坝面临崩溃,北川中学废墟里那些再也不能叫醒的孩子时,是什么始终支撑着他完成一项又一项艰巨的救灾任务。2010年转业到公安后,因为常年累月的熬夜办案,他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一度还被医生下过病危通知书。然而在接受了心脏手术后,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留在派出所最熬人的巡逻防控中队,继续参与辖区巡逻防控,和大家一道熬更守夜,守护辖区安宁。

       他叫苑大玮,龙翔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民警,转业前曾在海军某部从事电子侦查工作。海军在云南算是“稀有物种”,在他的故事里我们除了窥见了他和碧海蓝天相伴的豪迈和壮阔外,还感受到了他需常年忍受孤寂和海上生活给身体带来的种种不适,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的艰辛付出。他说以前在海上,“服务人民”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要练好技能,维护好设备,时刻准备保卫祖国,不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自从来到派出所后,在一起起案件办理过程中接待群众、打击罪犯、匡扶正义、惩恶扬善,低下头、俯下身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让自己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服务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他叫赵建斌,龙翔派出所社区中队民警,转业前曾在空军某部从事雷达侦察工作。令人难以想象平时说话慢条斯理,和蔼可亲的社区民警“老赵”其实曾经是个操控“千里眼”,制敌于无形的“大杀器”。转业到派出所后,赵建斌成了天天跟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打交道的社区民警。他说:“从事现在的工作,感觉跟我原来在雷达部队差不多,都是在最前端,需要及时搜集情报,及时预警。现在我在社区收集社情民意,辖区的矛盾纠纷就像雷达上的回波,我们发现就要第一时间解决。

       龙翔派出所的这10名军转民警,来自“海陆空”三军及武警部队,当年,他们都是部队里的精兵强将,如今,他们依然不改军人本色,牢记初心使命,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障辖区群众安居乐业的公安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