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警务头条报道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云南公安2名个人1个集体获表彰

作者:庄成龙 杨成林    来源: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    2022-08-31 11:44:4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邱琬婷 特约记者 王胜 徐彦 李俊江 刘宝昌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云南公安受表彰代表在大会现场)

  环球在线警务头条报道  8月30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云南省公安机关1个集体、2名个人受到表彰,其中,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原四级警长张子权、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五大队大队长贺丽远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怒江州贡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独龙江中队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张子权妻子李莲超)

张子权:一门两忠烈,父子皆英雄

张子权,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原四级警长,20201215日晚,张子权在侦办专案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公安事业,年仅36岁。他的父亲张从顺在1994年抓捕武装毒贩过程中,遇毒贩暴力反抗引爆手榴弹,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张子权亲眼目睹父亲为禁毒事业流血牺牲,仍然选择追随父亲脚步,2007年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张子权回到父亲当年用生命守护过的地方,义无反顾成为“刀尖上的舞者”。张子权说:“怕危险就不会当警察,怕死就不会干禁毒,干禁毒肯定义无反顾。”年纪轻轻的张子权,战斗在全国禁毒前沿阵地,多次直面枪支利刃、卧底毒贩身边,每一次抓捕毒贩都是一次殊死搏斗,每一克毒品的背后都可能是流血牺牲,9年的禁毒生涯,参与缴获毒品27.7吨、制毒物品1180余吨。张子权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禁毒民警,其他工作也表现出色,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参与破获刑事案件90起;在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中,连续多天在边境一线办案……一年当中,他出差时长平均达300多天,经常缺席家人的团聚,唯独没缺席的是他的职责和使命。张子权说:“感觉自己就是要当警察,这份职业相当神圣,一定要做好。”每当有抓捕任务,他都会说“带上我”,在抓捕毒贩时,他总是冲在第一个,抽调侦办跨国境跨省区涉疫专案中,穿着防护服纸尿裤夜以继日奋战22天,累倒在办案一线,直到心脏无法跳动。

贺丽远:于无声处拆惊雷的排爆队长

贺丽远,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五大队大队长。1998年,贺丽远进入昆明市公安局工作,同年参加公安部的排爆培训,踏上成为一名排爆警察的征途。成为一名排爆警察不容易,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安全要求、实战训练缺一不可,换算成时间,是4年。排爆服头盔4公斤左右,衣服也有30来公斤,加起来身上就有近40公斤的负重,隔着一面“墙”一样的手套来握住剪刀,在视野不是“全屏”模式的情况下,稳稳地把炸弹里那些细小的线精准地分离,这就是排爆警察的战斗状态。每一次处置涉爆现场,排爆警察不仅是与炸弹面对面,也是与死亡面对面,炸弹可以通过技术拆解,对死亡的恐惧却无法克服。从警以来,贺丽远处置过各种爆炸装置,光感、红外、水银的、遥控的……为成功拆解这些爆炸装置,贺丽远每天都将拆解步骤在脑海里过100遍,每年就是36000多遍。“我要记住每一种装置,每一个步骤,才能确保每一次都能全身而回。”贺丽远说,“拆除爆炸物前,我会分析能获取到的所有现场信息,包括天气预报。”报案经过、现场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人群,这些看似散乱无关的信息点,在贺丽远的脑中不断分析重组,最终形成一套安全有效的处置方案。24年来,贺丽远处置的涉爆现场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他怀揣“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直面死亡,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又小心翼翼。贺丽远说:“我只能用行动让大家看见一个排爆警察内心的力量。”

独龙江交警中队:守护独龙族群众的“生命线”

2013年8月,怒江州贡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独龙江中队成立,两名民警、一辆警用摩托车、没有办公用房,中队就这样驻守独龙江乡。当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违法载人、超员超载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中队民警走进校园开展教育宣传,请村干部担任兼职交通协管员和联络员,用独龙语翻译交通安全知识并刻录成光碟用大喇叭定期播放,以宣传为切入点,全面统筹推进法制宣传、安全教育、查纠违章和隐患排查等工作。中队民警的努力很快取得成效,一次,民警在路上巡查时,发现一辆缓慢行驶的拖拉机后面跟着一名小学生,一问才知道,这名小学生在宣传课上听民警讲过,拖拉机载人是违法行为,所以他宁愿步行18公里回家,也不坐父亲的拖拉机,不让父亲违规驾驶。潜移默化中,交通安全知识已经像一颗种子种在了独龙乡群众的心里,老乡们都说:“独龙江来了新‘玛门’,我们的交通环境就变好了。”保障独龙江公路的贯通,是中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独龙江公路是全乡通向外界的唯一公路,被称为“独龙族群众的生命线”,全长79.6公里的公路有794个弯,雪崩、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是怒江州最难走、最危险的“天路”。每逢雨季或雪天,道路被封,群众被困,中队民警总是立即赶赴现场,救援疏散、保障畅通。长期的救援保通,让锄头、砍刀、绳子、药箱、干粮、防滑链、拖车绳成为了中队民警出行必备的“七件宝”。9年来,中队共救助受困群众1500余人次,被誉为“独龙族群众生命线的守护神”。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