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报道 11月1日 环球记者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获悉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我踏上探寻这古老而神秘的大山深处的脚步。这一次,我来到了贵州的黔西南。
一、这里就是万峰林
初识黔地,方为震撼,延绵不断的山峰耸立在淡油绿的大地之上,这般美景怎叫人移开脚步?听闻此处名叫万峰林,一位当地的老百姓向我介绍道:万峰林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发育最成熟的锥状峰林典型代表,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和“中国最美峰林”。明代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次来到万峰林,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
我坐上了景区的观光车,以便保留体力和观看最佳角度的风景。万峰林分东峰林和西峰林,目前主要开发的是西峰林。而东峰林的山腰上,则是景观道,这样从高处往西峰林俯瞰,万千形态,尽收眼底。
大大小小的圆锥形山峰散落在田野里,根据不同的形态,又可以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罗汉峰林等,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景观车一边开,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一边看着山下的大大小小的山峰,真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两边是连绵的山峰,若是清晨,能看到它们被晨光染得深一层浅一层,村落零散,清澈的纳灰河蜿蜒地、不急不躁地流过,没有一丝喧嚣,古老的石桥在河上静卧着,稻田绿着,炊烟飘着,几人合抱那么粗的大榕树随处可见。
突然脑海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景,我也能这样归居田园,租一方小院,种三两棵花树,与老友院里吟诗作赋、对弈品茶。在房前屋后辟几畦菜地,春天播种,盛夏听茄瓜豆苗拔节生长,秋天采摘,偶遇邻人,我也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离开观光道,深入到万峰林的村寨中,我发现了更让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和古老而淳朴的布依民族。一条清澈的小河在山脚下流过,小河的名字非常朴实,叫“纳灰河”——在布依语里,纳灰却是“美丽的田坝”的意思,群山环绕,土地丰饶,景色秀丽,还有比这更贴切更好听的名字吗?三个小小布依族村落依次散落在这片田野上,每个村之间大约相隔短短的一二公里,名字也很简单,上纳灰,中纳灰,下纳灰。
万峰林另一个独特的景点同样令我神往不已,位于双升村的乡愁集市。这里有古老神秘的布依文化——中华布依八音堂。布依族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等美誉,其作为民族曲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兴义市十分珍贵且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八音”是以民间乐器中的牛角胡、葫芦胡、月琴、箫笛、刺鼓、釵、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组合演奏的乐曲而得名。由于以坐唱的形式出现,故称“八音坐唱”。后来不少“八音班”已加入了唢呐、木叶和布依族的代表乐器——“勒尤”,使其演奏气氛更加热烈,突出了布依族的民族特点。
八音坐唱多在婚嫁、祭祀、立房、春节等民俗节日活动中操布依语演唱,其音乐、唱词淳朴优美,易学易唱,极富艺术感染力,颇符合布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