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挂牌2年,云南老山药王谷凸显综合性农业观光体验项目雏形

作者:融媒体中心 杨成林    来源: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2-01-31 07:25:47
报道:杨成林 张廷盖 邱琬婷 特约记者 徐彦 李俊江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今日旅游报道  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委会康家塘有一处被叫做药王谷的地方。这里生态环境植被较好,山清水秀无污染物,发展中药材条件优越。两年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麻栗坡县友缘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麻栗坡研究基地。时隔两年后的228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这里已真正成为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县之一。

       麻栗坡,全省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县

       从药王谷核心区距离麻栗坡县城29公里,距天保口岸2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道路运输便捷,发展前景广阔。

     2019年127日开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麻栗坡县友缘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麻栗坡研究基地。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麻栗坡县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五聚焦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加快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新格局,绿色福利让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当地县委政府严把项目规划、选址、立项、审批等关键环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全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先后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深圳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使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麻栗坡研究基地有序开展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麻栗坡兜兰、喙核桃、滇桐等回归试验示范项目;2021年成功从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砚山县平远镇分别引种云南金钱槭30株、文山兜兰8株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研究基地的老山药王谷进行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麻栗坡县记录高等植物298科,1398属,397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42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18种,麻栗坡特有种50种,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县之一。

         科学拯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全国,以在自然界中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对象,采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的交叉与融合,系统研究这些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形成、维持与可能的灭绝机制,并构建种质资源保藏、种群保育及生境恢复的保护技术集成体系,为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全球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科学拯救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开发老山药王谷,充分发挥区位优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产业发展,重点对老山药王谷进行项目提升,打造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康疗服务质量较好的高端的中药材种植及植物教学研究中心生态健康疗养服务中心

       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按照《麻栗坡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药王谷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麻发改发[2015]328号)要求,项目总体规划占地面积为21297亩,其中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2997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规划占地面积830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中草药种植基地、中草药观光体验、中草药交易一条街、崇山峻岭赏边关游、溶洞奇观开发、高山垂钓及露天篝火晚会等项目,预算总投资19438万元。

        老山药王谷项目建设,主要是立足区位优越、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红色文化等比较优势,推动林地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绿色经济,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着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将区域内小农户生产、生活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轨道,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到目前为止,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2600万元,完成项目区域供水蓄水池250立方米,建成主水管、支水管2.3公里;新安装供电变压器80kw,新架设高压线路3.2公里;新修产业道路和铺沙石路面17公里;完成石斛种植50(包括流苏石斛、束花石斛、叠鞘石斛、紫皮石斛、杓唇石斛、曲轴石斛、球花石斛、滇金石斛8种)、黄精种植40亩、草果2000亩、砂仁1000亩;打造老山药王谷植物长廊2.8公里,现已有麻栗坡本土植物1000余种,中草药植物400余种(五味子、黑老虎、八角莲、板蓝根、百部、草果、砂仁等),基本形成了药王谷植物教学基地、中草药种植带动旅游观光、中草药体验、健康养生的生态旅游新格局。

        老山药王谷项目建设,合作社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麻栗坡县打造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两张名片为契机,通过实施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通过培育产业、品牌打造产品宣传、市场拓展、产品创意、中药材文化底蕴挖掘等方式,努力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休闲度假、生态种植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中药材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利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药王谷实现可持续发展。

      药王谷地理坐标

      康家塘:北纬23°00′35.53″,东经104°49′29.76″为中心,面积3000余亩


       陈家塘:北纬23°01′16.84″东经104°49′31.74″为中心,面积2000余亩

       野猪塘:北纬23°01′46.72″,东经104°49′25.84″为中心,面积2000余亩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