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园,男,彝族,凤庆县洛党镇琼岳村卡寨组人,1984年11月出生,现年38岁。李月园中专毕业便到昆明、深圳等城市打工,2015年底回家乡,2016年5月当选琼岳村监委会主任,2021年2月任琼岳村支书。返乡后的李月园看到大城市和家乡的差距,他担任支书后下决心要改变家乡的现状,让家乡更美、群众更富。
琼岳村是洛党镇1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在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之后,李月园开始思考要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他说“脱贫攻坚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实现乡村振兴才是我们的目标”。他任支书以来,带领村“两委”成员到双江、沧源、永德等多地进行乡村振兴考察,召集村“两委”成员、在外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共谋家乡发展,在全镇20个村率先提出并开展人居环境美化亮化提升。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他发动村民筹资筹劳,共筹集5.5万余元垃圾清运资金,同时将每月28日定为“爱国卫生行动日”,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大清扫行动,确定每周一和周五两次清运垃圾,在全镇率先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他发起了“筹工筹劳、捐花捐树捐款”的绿美乡村建设,共发动4500余人次参加公路整治、村庄美化提升等公益劳动,筹集捐款8万余元,捐花捐树5300余株,经“增花增绿”,建成美丽公路25公里,琼岳村的主干道成了名副其实的鲜花大道,村委会蝶变成了美丽公园。在没有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下,筹工筹劳2000余人次,创建大门自然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李月园深知,乡村振兴一定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只有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才能真正振兴,为此琼岳村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以“一区一路四园十户”为切入点,带领众修路、建设茶花品种示范园、万亩红花油茶示范园、银杏景观示范园、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园,以积分制管理为措施,评选十户先进示范户,解决厕所、污水、人居环境、美丽庭院建设等的治理问题,评选出种花积极户、种菜积极户、种树积极户、带头建设积极户,群众思想观念由“被动”转向“主动”,主动在产业发展中献计献策献技术,主动参与家园建设,主动改善户内户外人居环境,主动发展庭院内外苗圃及花卉盆景种植,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琼岳村海拔较高,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茶花生长,茶花种植的农户较多,有较好的茶花种植优势,但茶花种植无规模,花农无技术,为破解有资源、无产业问题,李月园鼓励花农开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茶花、兰花等花卉盆景,并与村内茶花种植大户合作,由茶花种植大户负责对其他花农进行种植、栽培、修剪培训,帮助花农寻找销售渠道,让庭院内外花卉盆景造型美、经济美,真正实现共同致富。据统计,琼岳村茶花种植户共150户,其中培育种植茶花达上万株以上大户14户,目前茶花存量约15万株,预计茶花销售存量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
乡村振兴既要群众富也要集体富,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集体有钱给群众办事成了李月园思考的又一个问题。在镇党委的引进下,李月园积极和中国联通公司洽谈,力推集体宽带项目。通过政府搭台,村企唱戏,群众参与,实现了企业盈利、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实惠的“三盈”目标,项目实施至今仅仅4个月的时间,琼岳村已经动员162户农户使用联通网络,村集体经济增加3.2万元,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12万元,每年每户农户可节约话费1500—2400元。
“群众选我当支书,我就要对得起群众这份信任和期盼,尽我所能服务好群众,建设好家乡”李月园说。在他的带领下,琼岳村的村庄更美了,人更幸福了。李月园也先后被云南省公安厅授予云南省公安机关“五优”群防群治力量“优秀联防队员”荣誉称号,被中共临沧市委组织部评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被凤庆县委授予“2019年度凤庆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度脱贫攻坚奖‘扶贫优秀村干部’荣誉称号”。洛党镇:普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