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烂泥滩”变荷花池 水涨地成了富庶地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汪建花    来源:云南省大理记者站 环球在线    2024-07-01 12:15:58
报道: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徐龙云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夏至节过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沙龙镇沙龙社区水涨地自然村旁藕池里的荷花逐渐开放,微风吹来,满池荷叶婀娜起舞,鲜艳多姿的一朵朵红色、白色的莲花点缀其间……眼前的秀丽景色昭示着“烂泥滩”变荷花池,水涨地成了富庶地的蝶变。

坐落于素有“青海月痕”之称的美丽青海湖畔的水涨地,由于地势低洼,加之地处湖泊与河流区域,在前些年遇到较大的降水量时,就会出现内涝现象,村子也由此得名“水涨地”。“几年前,只要到了雨天,村里便成了‘烂泥滩’,外出别说乘车了,就是走路,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泥泞路面上,出门一趟真不容易。”家住荷花池旁的七旬老妪杨家兰说,过去只要遇到雨水多一些的年景,村旁的田地成了水汪汪的沼泽地,割谷子都得划着船去收割。

       为了把“烂泥滩”打造成“荷花池”,沙龙镇抓住青海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入湖口净水湿地公园建设、生态廊道改造、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的机遇,因势利导,聚势发力,围绕“管理民主、村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绿美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加快绿美乡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幸福美好新家园。

在推进绿美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进程中,水涨地村依托特色优势农业项目,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近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00万余元,实施了村内主干道、村间巷道及池塘海埂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治理荷花塘9个,新建中心广场、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娱乐室等娱乐活动场所和活动、健身设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凉亭和观景亭和观景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在村里村外行道栽植了绿化树木,新建景观绿化带,美了乡村、乐了村民。

为了水涨地成了富庶地,沙龙镇以打造旅游业升级版为着力点,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再加力再提速,投资400多万在村里建成小炉匠文化传习所,用图片和实物等形式展示祥云县银器制作的历史及发展情况。传习所内设置有银器制作体验区,为群众、游客提供一个免费学习、体验银器制作的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将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景区建设“高品质”“高等级”。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