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村晚”:家门口的一场文化盛宴

作者:徐雯婷    来源:云南省大理记者站 环球在线    2025-02-09 11:55:21
报道:徐雯婷
浏览数:
0评论

       祥蛇献瑞贺新春 彩云追月庆吉年25日(农历正月初八),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禾甸镇七宣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哑巴节。现场和收看直播的数万父老乡亲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在这热闹非凡的蛇年新春,大家相聚于七宣村,共同感受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祥云县“非遗生活 年的滋味”。这个传承已久的彝族节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祥云七宣村,是一个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美丽乡村。几百年来,古老而神奇的“哑巴节”在这里传承和延续,这个村落也因“哑巴节”而逐渐被外界知晓。新春团圆时刻,每年的正月初八已成为他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当天,夜幕降临,“村晚”正式拉开帷幕。首先表演《跳年松》,民族的器乐、歌舞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们目不暇接。

       在春节前夕的飞雪,就有了“瑞雪兆丰年”的惊喜,当天村民们满满的摸泥黑(摸泥黑也是七宣村当地的一个习俗,参与者用纯天然泥巴相互涂抹,预示着健康吉祥平安)。能歌善舞是云南人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开心、幸福、快乐、健康,都少不了跳脚和歌唱。现场表演的《姆的馁》《毕摩献礼》《跳哑巴》《彝家调》等节目,让大家共同感受非遗生活年。

       七宣村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乡村旅游名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卫生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州高校乡村振兴工作站、大理州“乡愁大理 最美乡村”“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等荣誉称号。2024年,“七宣村公共文化空间”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优秀案例”。如今,七宣村在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着力打造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温度、有人间烟火的“旅居”乡村。

       非遗是一种生活,非遗是一道年味。《上春宴》节目让观众现场感受到云南祥云非遗好物展示与品尝,更是赢得了片片掌声。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几位非遗传承人,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一项项非遗,品尝姜糖水(生姜和糖熬制而成喝姜糖水有活血驱寒的功效)、体验非遗技艺民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和刺绣(祥云刺绣历史悠久,图案丰富,特色鲜明,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

       接着,又演出了《祈》《云之舞》《挑水调》《四句调》《啊迟骆吔》《彝山欢歌》《我是村里小网红》《簸箕舞》《异乡人》《小心肝》《阿达》等节目,精彩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了彝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演出现场,还进行了好物(大营土陶、野生菌、蜂蜜、杨梅酱)推荐,让观众品赏到独特的好山好水好味道。

       水墨山乡,百媚种种写不尽,千色点点画不完。哑女动人的故事、千年的龙窑土陶,还有无法忘却的人间烟火和那份浓浓的乡愁,更多的人选择了七宣村,也有了另一个身份:“新村民”,节目现场采访了七宣村新村民代表王宇庭。在《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出拉上了帷幕,祝愿七宣村越来越好。

下一篇:没有啦!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