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宣传组组长,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蔡祥荣主持新闻发布会
根据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今天,我们继续召开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和省内专家介绍我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中医药防治相关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长,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白松先生;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杨丽娟女士;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院长董兴齐先生;
云南省中医院院长温伟波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首先,请副主任白松介绍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有关情况。
云南省中医院院长温伟波发布新闻 回答记者提问
请问温伟波院长,我省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和优势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1400多次疫病流行,《中国疫病史鉴》记载,大规模的就有321次,中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部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医学与传染病的斗争史。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作用和优势,具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摄正气,养生防病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避免过度消耗正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可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注意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调理情志,放松心情
南北朝时期的《养性延命录》中说到:“喜怒无常,过之为害。”异常的情志活动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使得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百病丛生。目前,面对疫情,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情绪平稳,可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
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云南地处高原,是全国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干湿季节分明。现在这个季节在云南容易发生“春燥”。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而肺为娇脏,燥易伤肺。在此期间,我们提倡要适当补水生津,多喝水,常吃一些养阴润肺的中药和食物,如蜂蜜、银耳、百合、石斛、川贝等。
四、预防用药,防止染病
第一,熏蒸预防法:比如采用苍术、艾叶烟熏剂在室内燃烧烟熏,可以对呼吸道传播途径的瘟疫有预防作用。第二,服药预防法:预防用药对未感染人群,可以通过以辨体施防、辨证施防,合理选择针对性的预防用药,而不是盲目使用中药预防,比如对年老体弱者、密切接触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根据情况可以选择一些扶正固表,芳香避邪解毒的中药。为此,我们在前期拟定了健体抗疫方用于预防,已近9千人服用,在武汉60多名队员服健体抗疫方后反馈的情况来看,这药有四方面作用,一是对穿隔离服戴口罩后引起的出汗、疲乏包括缺氧造成的头痛症状,通过吃中药可以明显缓解;二是对出汗后受凉易造成轻微感冒症吃了健体抗疫方,能迅速缓解;三是持续长期服用可以增强体质;四是可以改善睡眠。
五、中西协同,辨证施治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协同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列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供参照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基于此,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形成并发布了《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方案根据云南省各地区病情、当地气候条件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对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恢复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这里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合理用药不盲从,中医不乏对病毒性疾病有效的中药和方剂,如解表药中的桂枝、薄荷、柴胡;清热药中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补虚药中的人参、黄芪、甘草等中草药和现在的桑菊饮、银翘散、玉屏风散、升降散、藿香正气散等都是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但这些药物一定要辨证使用。为此,我们也根据这次新冠肺炎发病特点拟定清瘟解热方用于治疗中医证属湿热湿毒的患者。另外,我们发现恢复期患者往往脾肺受损,气阴两虚,湿毒未尽,甚至病势缠绵,病情反复。中医应注重给予康复调养,以健脾益肺,益气养阴固本为主,兼清利湿毒,辅以中医运动保健,穴位艾灸,饮食调节等综合治疗加以巩固。
总之,中医药抗“疫”,正在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中医在防治新冠肺炎中,无论是预防,治疗,康复都可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色,采取中西医协同治疗的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打嬴这场“抗疫”的战争。谢谢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