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医药会长陆敏昌率队赴麻栗坡药王谷调研 助力民族医药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老山神炮军事主题公园有限公司 环球在线    2025-04-12 10:43:05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徐龍雲 杨丽萍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健康中国行报道

       2025年4月11日,文山州壮医药学会会长陆敏昌一行深入麻栗坡县天保镇老山药王谷,就中药材资源保护、民族医药传承及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挖掘壮医药与当地特色药材资源的结合潜力,推动民族医药产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探秘“药王谷”:生态与资源的双重宝库
       老山药王谷地处麻栗坡县天保镇,核心区占地3000余亩,峡谷绵延20公里,拥有石斛、丹参、三叶青等400余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材基因库”。调研中,陆敏昌详细考察了药王谷的生态保护与药用植物分布情况。他表示,药王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湿润气候为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如极小种群植物华盖木、云南金钱槭等在此成功迁地保护并开花结果,展现了生态与科研的双重价值。

科技赋能产业:从种植到康养的创新实践
       药王谷不仅是药材生长的天然基地,更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友缘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中草药种植+观光旅游+健康养生”模式,建成2.8公里植物长廊和50亩石斛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陆敏昌指出,壮医药可借鉴此类经验,推动药材标准化种植与深加工,同时开发药浴、食疗等康养产品,延伸产业链。他还提到,麻栗坡魔芋产业特派团的科技帮扶模式(如良种选育、绿色加工技术)为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民族医药传承: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并进 
       调研期间,陆敏昌与当地合作社负责人及药农深入交流。他强调,壮医药与当地彝、苗等民族医药文化存在互补性,需加强传统验方的整理与现代药理研究。例如,杨崖集村通过“企业+农户”订单模式打造“药王谷”品牌的经验(如党参、黄芪的规模化种植与初加工)值得借鉴,既能提升药材附加值,又能稳定农户收入。此外,药王谷的科普长廊与研学活动(如2023年科普大篷车进谷实践)为青少年提供了认识民族医药的窗口,未来可结合壮医药文化设计特色课程。

政策联动与未来展望
       陆敏昌建议,依托文山州“一县一业”政策,推动药王谷纳入省级中药材产业规划,争取GAP基地认证与“云药追溯”体系支持,提升药材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他呼吁加强跨区域合作,借鉴天津-甘肃东西部协作模式(如杨崖集村产业路修建与销售渠道拓展),引入企业投资与科技特派团资源,打造“神秘药谷·养生麻栗坡”品牌,发展集药材观光、康养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业态。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