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
发布会·社会民生建设专题发布会在昆明启航
发布会现场
环球在线新闻焦点报道 12月29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建设专题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为充分展示云南省“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全省干部群众乘势而上的信心决心,顺利开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今天我们继续召开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社会民生建设专题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十三五”以来,我省推进社会民生建设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姜山先生;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榆坚先生;
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继贤先生;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和向群先生;
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正宁先生;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张绍稳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姜山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姜山发布
新闻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姜山发布新闻
很高兴与有关部门的同志一同出席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社会民生建设发展情况,并作交流。我也借此机会,向新闻界长期以来对我省民生民政工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关心嘱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作为民生领域的重要内容,民政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民政事业发展的成效,是全省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全省民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攻坚克难,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统筹疫情防控和民政工作,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通过持续努力,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
一、牢牢兜住脱贫攻坚底线。民政工作承担的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举措之一,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十三五”期间,我们强化社会救助和脱贫攻坚在政策、标准、对象、管理方面的有效衔接,广大基层干部不舍昼夜、不辞辛劳,走进千家万户仔细比对排查,确保兜准、兜住、兜牢底线,特别是对老年人、未成年人、重残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反复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共1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有关专项政策,为30余万困难群众提供低保等后续扶持,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121个,组织动员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全力以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先后出台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多个政策措施,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目前,全省城市、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分别为不低于7680元、4500元,比2015年增长60%、94.6%;特困人员月基本生活标准统一提高到不低于832元;全省5年累计投入困难群众救助金560亿元,年均有430万困难群众获得经常性生活救助、85万人次获得临时性生活救助。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开发使用“一部手机办低保”,实现低保申请、查询、管理等“掌上办”,群众申请办理低保的时间大幅缩短,实现办低保“不求人”“不出村”,经按规定及时审核审批后,通过在全国率先实行的救助资金“社银一体化”系统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第一时间提供救助,全程加强监管,实时提供帮助,真正便民利民。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成儿童福利机构47个、儿童之家1.4万余个,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841名、村(居)儿童主任14945名,将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等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980元和1280元,较2015年分别提高13.2%和22%。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2.49亿元,年均惠及73.53万残疾人;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省年均救助2.8万人次。
三、加快发展基本社会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我省有老年人692万,占总人口14.24%,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政策文件,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省政府连续9年将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10件惠民实事,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26.8亿元,建成和在建养老机构1168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81个,养老床位较2015年增长46%。建立完善高龄津贴制度,惠及91.3万高龄老年人。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食品等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坚决守住养老机构安全底线。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强化服务,积极做好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管理、引领婚育新风。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惠民殡葬。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大力为基层减负赋能,健全社区工作准入机制,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管网络,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引导社会工作深入基层,全省7.39万社会工作人才中,有3.05万人直接在农村一线服务。区划地名等工作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出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四、为弱势群体牢牢守住疫情防护墙。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民政工作者把老年人、孤儿、困难群众等身体最弱、最易受感染的民政对象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最有力的防控措施,迅速出台防控指南,加强防控演练,全员奋战加班值守,保障了全省养老、儿童、精神卫生等机构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零病例、无感染。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对受疫情影响的23.3万人次第一时间雪中送炭,给予临时救助,送上党委、政府的温暖。做好社区防控指导工作,动员激励广大社区工作者守严守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社区防线。有序组织民政服务机构恢复服务秩序,婚姻登记、殡葬服务场所及救助站稳妥安全有序提供服务。引导广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积极组织开展慈善募捐、行业倡议、志愿服务等活动。
“十四五”时期,全省民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殷殷嘱托,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建设,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贡献我们的民政力量。
敬请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民政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榆坚发布新闻
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工作,今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参加了10多次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我厅参加的今年最后一场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各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长期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关注、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社工作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事事关系民生,“十三五”期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首位,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落实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抓实援企稳岗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支持新业态发展拓展就业,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转移就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条件下,确保了全省就业局势稳定。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46.49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12%;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总量达1515.52万人,就业规模创下新高。通过“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10类人群创业52.03万人,发放贷款617.2亿元,带动(吸纳)就业137.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明显。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贷款总量突破千亿大关的省份。持续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五年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8.77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我们紧扣“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抓实治欠保支工作,累计帮助18.21万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27.93万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6.86亿元,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截至11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923.48万人,基本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三项基金累计结余1779.83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90%,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108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6连调”,工伤保险三项长期待遇标准实现“15连调”,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比“十二五”末提高47%。五年累计支付养老、工伤保险基本待遇3948.62亿元,惠及730余万人。按照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在调整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的基础上,我省实施了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调整缴费基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五年共减少企业社会保险费支出450.49亿元。
三是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创新发展活力越来越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进外国人才等120余个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在人才管理、培养、引进、流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实施了“云岭英才计划”、技能强省行动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十二五”末的431.49万人增加至59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65万人,高技能人才116万人;全省“两院”院士增加到12人,累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94名,17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选派2名选手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一金一铜,实现了云南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奖牌“零的突破”。积极开展多层次引才引智活动,建立了5个柔性引才基地,连续5年举办“云南省国际人才交流会”,设立省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汇聚天下英才服务云南。
四是坚持扛牢压实人社扶贫政治责任,人社扶贫成果丰硕。我们狠抓就业扶贫,让群众增收有渠道。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658个服务站(点)、471个服务窗口;认定2451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发44.31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18.19万人,转移率达70.7%。狠抓技能扶贫,让群众手上有技能。建立“横跨9部门、连通省市县”的技能扶贫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技能扶贫行动”,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09.53万人次。狠抓社保扶贫,让群众生活有保障。全省546.26万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60.8万困难群体100%由政府代缴1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04.8万60周岁以上贫困老年人100%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狠抓人才扶贫,让群众致富有引领。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行“三放宽一允许”倾斜政策;组织广大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卫生、农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和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活力有效激发,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