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东山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环球在线    2024-05-28 07:37:34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杨丽萍 张廷盖 刘宝昌 徐龙云
浏览数:
0评论

立夏时节刚过,有“中国古梅第一村”之称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乡干海行政村朝阳自然村一派繁忙。一大早,村民们就在地里忙开了,冉冉升起的朝阳照在躬身耕作的村民脊背上,田间溅起的水花、地里扬起的尘埃与晨雾渗在一起,展示着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近年来,藏在山峦里的东山乡从当地区位优势、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把强乡和富民统一起来,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绿美乡村建设贯通起来,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为统领,围绕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扶持等方面进行巩固提升,在全乡形成了大古者、干海2个村以百合、烤烟产业为主要支撑,新朗、妙姑、新民3个村以蚕桑、肉牛产业为主要支撑,余食朗、外居苴、小庄子3个村以魔芋、核桃、青花椒、贡菜产业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抓手的产业体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全乡各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东山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生态科技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巩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持续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打造了亿元支柱产业,畜牧业生产向良种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按照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东山乡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政府投入调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在保证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个,培育了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破解山区发展难题,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壮大产业规模促增收,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生态”“特色产业+旅游”的发展新路子,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建成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的美丽彝乡。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