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美誉的祥云这片红色热土上,深植着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双拥工作当作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武装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乡镇和部门目标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工作理念,创新褒扬激励,注重典型选树,大力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拥军崇军氛围,涌现出一大批最美退役军人和双拥典型。
锚定目标,双拥工作高位推进。
围绕党中央关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目标,作为革命老区的祥云县,将双拥创建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级42个部门及驻祥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形成“横到边纵到底”责任体系,推动双拥工作步步为营。
为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着眼发展远景,立足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组织与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有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双拥工作机构157个,配备专(兼)职干部200多人,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全县上下积极当好强军兴军的“服务队”,全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更加坚实的服务好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紧盯“三后”,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广大官兵的心坎上。驻祥部队发扬优良传统,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当亲人,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发展。军地各级围绕共建共联共创,不断推进军地联动、军政协同、军民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跨步向前。
鱼水情深,拥政爱民担当使命。
驻祥部队坚持做到“视驻地如故乡、视人民如亲人”,着眼驻地实际,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全力支持地方发展,力所能及做好做实得民心、暖民心、聚民心的各项工作,形成军地在促进改革与发展中相互支持,在战胜各类自然灾害中风雨同舟,在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中同心同德的崭新格局。
在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驻祥部队积极参与扶贫挂钩帮扶,多方协调项目资金帮助驻地群众和挂钩村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困难,筹资134万元,为挂钩村修建“爱民路”“双拥路”,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筹资上百万元成立“蓝天农业扶持项目金”,为挂钩村安装路灯、修建公厕、垃圾池、文化广场及师生宿舍,助力脱贫攻坚;筹资160多万元,打造“云鹰”品牌,建设养殖小区,帮助贫困户入股生猪养殖;筹资1400万元完成挂钩村92户291人的扶贫搬迁项目;筹资近100万元,扶持祥城镇城西小学建设发展,共建“红军小学”;协调帮助祥云建云水泥厂促成总投资20亿元、总产值15亿元的项目落地投产;协调争取置换部队土地50余亩,积极支持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抢险救灾,发扬光荣传统谱新篇
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美誉的祥云县,不仅是云贵高原上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还是全省47个革命老区之一的一片红色热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双拥氛围,驻军部队积极参与抢险活动,在抢险救灾的主战场上,驻祥各部队视“灾情就是命令”,受令而行、闻警而动,迎难而上,在森林火灾扑救大展身手,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鱼水情,用真心真情谱写双拥共建的新篇章。2019年以来,驻祥部队参与扑灭森林火灾面积3000余亩,扑救民房火灾30余起,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价值10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深受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至今还有3名因应急抢险救灾牺牲的烈士,长眠在祥云烈士陵园。
围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驻祥部队认真制定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常备不懈,环环紧扣,充分储备抢险救灾物资,跟踪研判火情风情发展变化,及时掌握灾情信息,严格值班制度,保持指挥系统灵敏、高效,落实专用装备物资器材,扎实做好火灾扑救和防灾避险针对性准备,高效有序组织指挥森林火灾扑救行动,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祥空军某部队在正常保障日常值班的前提下,当地发生森林火灾后,机关单位率先出动官兵参加森林火灾扑救行动,同时还根据灾情等实际情况参加支援其他地区的森林火灾扑救,把各种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积极参与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驻祥部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自觉服从统一领导、统一调度,视灾情为命令,注重发挥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加强与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强化协同配合,主动靠前工作,形成火灾扑救联动合力。官兵们每次奔赴森林火灾扑救一线后,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转移疏散受困群众,及时救治伤员,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设施安全,抢救、运送重要装备物资器材,维护火灾现场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