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爱国主义教育报道
百名联防员以实战化训练守护祖国南疆安宁
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英雄营地,一场以“传承英雄血脉,锻造边境铁军”为主题的联防员军事训练正式启动。来自文山州各边境乡镇的百余名专职联防员齐聚老山脚下,通过高强度军事技能训练与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升边境管控能力,筑牢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全防线。
一、以战为训:实战化科目锤炼铁血精兵
本次训练以“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核心,设置多项军事技能科目:
1. 体能强化:包括五公里越野、障碍跑等高强度训练,模拟边境复杂地形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2. 战术基础:结合老山地区历史作战经验,开展丛林隐蔽、夜间巡逻、应急处突等战术演练。
3. 装备实操:重点培训无人机巡查、通信设备使用及武器操作技能,强化“人防+技防”协同能力。
4. 应急救护:针对边境突发事件,增设伤员转运、止血包扎等医疗救护课程,提升联防员综合救援能力。
训练期间,参训人员还实地探访老山主峰战场遗址,通过瞻仰烈士陵园、重温战斗历史,激发“守土有责”的使命感。
二、使命担当:联防员队伍筑牢边境防线
文山州作为中越边境要冲,近年来持续加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建设。联防员队伍作为重要补充力量,承担以下职责:
1. 边境巡查:配合边防部队开展日常巡逻,防范偷渡、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
2. 应急响应:依托抵边联防所,实时监控边境动态,快速处置突发情况。
3. 群众动员:深入村寨普及边防政策,协助构建“全民守边”的群防网络。
目前,全州已建立多支专业化联防队伍,优先招募退役军人、警校毕业生及本地青壮年,确保队伍兼具军事素养与地域适应性。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老山精神薪火相传
老山不仅是中越边境战争的历史见证,更是新时代戍边人的精神图腾。
历史传承: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官兵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收复并坚守这片土地,邢志强等英雄的事迹至今激励后人。
当代使命:如今的联防员继承先烈遗志,在和平年代以训练为战、以岗位为哨,将“老山精神”转化为守护边疆的实际行动。
麻栗坡县边防办负责人表示:“老山英雄营地不仅是训练场,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希望通过‘历史+实战’的双重淬炼,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边境铁军。”
四、保障与展望:强化队伍建设助力边疆长治久安
为保障联防员权益,文山州全面落实薪资待遇与职业发展政策:
长效培养:定期开展技能考核与晋升选拔,优秀者可获推荐至政法系统或参与更高层级培训。
未来,文山州计划扩大联防员招募规模,并推动智能化边防监控系统与人力巡防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全天候”边境防控体系。
结语
从战火硝烟到和平守卫,老山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今日的联防员以热血与汗水续写新时代边防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山河无恙,吾辈守护”的铮铮誓言。这片英雄的土地,因他们的坚守而更加安宁,因他们的奉献而愈发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