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的海腰村夜色中,枪声刺破寂静。一支刚举起革命旗帜的队伍,在敌人的包围中点燃了滇西北的星火。
1949年,我们永胜共产党成立了一支革命武装队伍,叫光华乡壮丁大队。程海镇当时叫光华乡,光华乡壮丁大队的大队长叫彭纪,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海腰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副大队长是季联汉和刘自卫。光华乡壮丁大队又分为三个中队,一个政工组,一个军事组。干部战士共有200多人,有枪50多支,其它武器是长矛、大刀、匕首。
1949年,2月9号,永胜县国民政府民众自卫大队副总大队长罗瑛,派人来到了光华乡壮丁大队,专程给彭纪送来一封信。信中命令彭纪在2月11号务必帶领着壮丁大队的人马赶到县城,一方面要帮助围城,另一方面是有重要事情与彭纪商量。
彭纪接到罗瑛命令后左右为难。如果不服从罗瑛的命令,以罗瑛为首的反动势力很大,我们共产党的队伍刚组建起来,力量还小,还不能公开跟罗瑛为首的反动势力干。只能荫蔽的寻找时机跟反动势力斗争。当时彭纪要跟上级滇西工委请示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必须要自己决定。于是,彭纪很快召集光华乡壮丁大队的党小组成员开会。党小组会议上彭纪把罗瑛的信念了一遍,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最后,经党小组成员的充分讨论决定,为了保存力量,表面上服从罗瑛的命令,带一部分人上县城,见机行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看罗瑛要耍什么鬼花样。
2月10日早晨,彭纪带着壮丁大队的一、二中队100多人出发了。三中队留驻河口,军事组留驻季官东岳寺。上县城走的是东海路,从河口出发途经陈家村、关家村、季家村、芮家村、苏家村、王官村、马防边村、河南村、河北村、秦家铺村、半海子村、乱石干村、刘家湾村、然后就到达海腰村。
由干道路崎岖蜿蜒,都是羊肠小道,稍有不慎就掉落海中。壮丁大队的人个个走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又渴又饥,天黑完黑尽了才到达海腰村。冬天的天黑得快,那天晚上的天又特别黑,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队员们有气无力,再也走不动了,于是就决定住宿在海腰村子里,第二天早上就从海腰村背后的山上翻山越岭上县城去。
100多人住宿在海腰村,没有那么大的场地,就只有分成几个人一家的住宿。村口留岗哨,半个钟头轮换一班。
海腰村的村民,知道是光华乡壮丁大队的人,都非常欢迎,每家都出来人把队员们领回家里去住。由于太累,在各家居住的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唯有彭纪,他吃了晚饭,把手枪一提,先检查岗哨,再到住宿的人家查看了队员们,才回到他住宿的地方。彭纪和其他四个队员住缩在有炮楼的那家。彭纪进屋后,其他四人已经打呼噜了,他就合衣睡下,把枪贴在了胸口,他的眼皮跳了几下,他希望今晚能平安无事。他强迫自己要睡一会,不一会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炮楼一共有三层,第三层的墙四周,都有一个个砖块大的洞,可以从洞口瞭望村子周围的情况。正当彭纪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枪声四起。彭纪一轱辘翻爬起来,提着枪就冲到炮楼顶上,从哨洞里望下去,房子周围已经是黑压压的人了。并听到关龙昌喊话说:“彭纪,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住在别家的人已经被我们俘虏了,你们就乖乖的举手投降吧。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大门被撞得破响。彭纪和其他四人来到了院子墙角下的谷草堆旁,以草堆为掩护,把枪口对准了大门。此时,大门被撞开了,冲进来一伙敌人,彭纪他们顽强射击,打死了几个,其他人就退出了大门。此时,彭纪奋不顾身冲向大门,把大门用一根木杆紧紧顶住,然后又退回草堆。
关龙昌又大声喊话说:“彭纪,赶紧投降吧,你要识实务,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房主人跑到草堆旁急促对彭纪说:“我家园子里有个洞,你们从洞里跑出去吧!”彭纪看看这个阵势,敌众我寡,硬拼是不行了,只有跑出去,再组织力量跟他们干吧!
房主人带路,在园子的东南角有个洞,人刚刚钻得出去,五个人,牺牲了一个,四个人从洞口钻出,跑下海边。关龙昌他们破门而入,见彭纪他们已经从洞口逃跑,打死房主人,一直追到海边。彭纪他们纵身一跃跳进海里,潜水游向对岸,才脱离了危险。
天亮了,壮丁大队的大部分人已经被关龙昌、陈长策、王友元他们俘虏了。他们压着被俘的人赶到季官村东岳寺,骗开了东岳寺大门,当场用大刀砍死军事长张开胜,组员张汝发,杀伤陈恩龙,其于留守人员被俘。
驻守在河口的三中队,在海腰村突围出来的战士,跑来告诉他们遭伏击的情况。三中队的队长季联汉就立即率领队员们从河口的山脚转移到冯家山。第二天上午,关龙昌、陈长策、王友元三股反动势力又来到冯家山围剿。就这样,关华乡刚刚组建起来的这支革命武装遭到了惨重失败。
被俘虏的干部、战士有90多人,其中,没有暴露身份的30多人,在多方面力量的营救下被释放了。有20多人被敲诈勒索后释放,其余32人被关龙昌、陈长策、王友元他们绑架到星湖、河口、清邑,金江街等地杀害。被杀害的这些战士们,有的吊在树上被活活打死;有的被刀砍死;有的被枪杀死。这些战士在临死之前视死如归,高喊“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派!”等革命口号,感动了沿途各村的人民群众。被杀死的这32位战士,年龄最大的只有45岁,最小的只有18岁。
这就是当年震惊雲南的海腰事件。它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打响了滇西北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彭纪死里逃生后,并没有恢心丧气,他坚强勇敢,又重新组建了革命队伍。跟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1950年元月16日解放了永胜县。
海腰事件虽然离我们已经70多年了,对今天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在现在的昌隆盛世,绝不能忘记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努力工作学习,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反复强调,“要用心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程海是一块多么好的红色宝地啊,充满了革命基因。我们必须按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办,永远缅怀在海腰事件中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在清明节,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芮体元,永胜县程海镇芮家村人。笔名浪花,是程海里溅起来的一朵美丽水花,非常渺小,只是程海的一点滴。这点滴有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毅力;有滴水穿石之功夫。这就是浪花精神,是程海的支柱,是一个民族不可缺的精髓。在芮家村当过铁匠、理发匠、缝纫匠。在丽江市一中、丽江黑白水子弟学校、永胜二中、永胜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过书。在丽江市一中当过高中部年级组主任。组建了永胜县教育学会,并担任学会秘书长。创办了永胜县勤工俭学服务部,并担任服务部经理。创办了巜永胜县教育报》,并担任主编。担任过《企业家作家报》记者。被中国未来研究学会聘为研究员。是永胜县唯一一位高级讲师。2016年和云南大学等高校的六位教师,被云南省老科协评审为教授。国家级《教师报》曾在人物版刊出《园丁情怀,桃李芬芳——记云南省永胜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芮体元》一文进行了宣传。丽江市广播电视台曾采访做专集进行宣传。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是云南省语言研究学会会员。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会会员。1992年8月,参加过《人民文学》北京笔会。1990年开始发表文章,有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童话故事、教学论文等200多万字。短篇小说《奇特的征婚广告》被选入《丽江市短篇小说精选集》,童话《聪明的阿小妹》被选入《丽江市童话故事精选集》,教学论文《小学教师要练好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获国家级一等奖。著作有《尊敬的老师,您要保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程海风云》(上部、下部)。网络长篇小说《程海边上的那些事》、网络散文《芮体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