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滇西的山路,傅引德老排长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车窗外,连绵的青山依旧带着熟悉的苍黛色,可视线尽头那片拔地而起的楼群,却让他有些恍惚——这真的是云南祥云吗?
“傅排长,到啦!”战友杨文伟的声音刚落,车门便被杨文杰一把拉开。脚刚沾地,老排长傅引德就被眼前的景象钉在了原地:宽阔的柏油马路车水马龙,两侧的商铺霓虹闪烁,远处的高铁站像一枚银色的贝壳,在阳光下泛着光。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记忆里的土坯房、坑洼路、傍晚时分满城的煤油灯味,竟与眼前的繁华重叠成了一幅奇幻的画。
当年我们来接兵,从县城到乡下,靠的是两条腿和拖拉机,走一天才能见着个像样的村子。傅引德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杨文伟,杨文杰夫妇,你们还记得不?那会儿咱们在公社大院借宿,晚上开会全靠一盏马灯,蚊子嗡嗡叫得比人说话都响。
他们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岁月的暖光:咋不记得?可你看现在,高楼都修到山根下了,刚才路过的那个广场,比当年三个公社大院加起来还大!
接下来的几天,杨文伟,杨文杰夫妇陪着傅引德夫妇在祥云的街巷里慢慢走,祥云的地标,钟鼓楼还是那么的威武雄壮。他们走访了当年接兵时住过的县委招待所,武装部旧址,如今一下子就把时光拽回了四十多年前。就是在这儿,我第一次见到咱们连一个小青年,那小子揣着两个烤洋芋就来报名,说要去部队学本事。傅引德老排长指着一张泛黄的集体照,指尖轻轻点过一个年轻的身影。
巧的是,在武装部门口,他们真遇上了这位退伍回去头发花白的老战友。老战友相见,先是愣了愣,随即紧紧抱在一起。排长!我就知道您会回来看看!老战友的嗓门还是当年那股子洪亮劲儿,他拉着老排长傅引德的手往家走,您尝尝现在的祥云火腿,比当年咱们偷偷在火塘里烤的香多了!
最让老排长傅引德难忘的,是祥云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第十一分会(深圳在祥老兵)的庆八一活动。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百余名新老退役军人胸前的勋章,他忽然觉得有好多话想说。
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踏上祥云的土地,看到的是乡亲们凑出的鸡蛋、布鞋,听到的是让娃去部队好好干的嘱托。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那时候的祥云,路不好走,日子清苦,可年轻人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星还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林立的高楼:今天我再回来,看到的是平坦的路、兴旺的城,更看到当年那些年轻的兵,如今成了建设家乡的顶梁柱。这就是咱们军人的骄傲——不仅能保家卫国,更能看着这片土地,因为我们的守护而变得越来越好。
台下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傅引德老排长看见杨文伟,杨文杰夫妇在擦眼角,老战友举着酒杯朝他遥遥示意。夕阳透过窗户,给每个人的鬓角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离开祥云那天,老排长傅引德特意让车绕着县城转了一圈。车窗外,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笑,老人们坐在树下下棋,商场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祥云的发展宣传片。他忽然明白,所谓天翻地覆,不只是楼变高了、路变宽了,更是当年那些藏在皱纹里的期盼,如今都长成了看得见的幸福。
等过几年,我还来。傅引德老排长望着窗外,轻轻说了一句。这一次,他的语气里没有了初见时的惊叹,只有一份踏实的、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