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用好庭审“活教材” 警示教育“身边人”

作者:何敬彬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 环球在线    2025-02-13 13:14:12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徐龍雲 杨丽萍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零距离'感受法律的神圣与庄严,真切感受违纪违法带来的惨痛教训,接受了一场直击灵魂的洗礼。” 2月11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组织相关人员旁听汪某某受贿案的案件指控和法庭审理。8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西山区教育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一同到西山区人民法院旁听该案。

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汪某某在2016年至2024年期间,利用先后担任某区两所公办学校主要领导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通过他人的银行卡接收贿赂款项等方式,完成权钱交易,受贿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庭审中,公诉人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庭审节奏,围绕起诉书指控的多起犯罪事实,全面客观地进行了举证质证,指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一步还原了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全过程,让法庭和旁听人员全面了解被告人如何在利益诱惑下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在法庭辩论环节,公诉人就案件定性、证据采信、量刑情节等方面发表了公诉意见,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分析行为特点和犯罪危害,适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在场人员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犯罪带来的深刻教训。“今天的案件也警示教育系统的干部和老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绷紧廉洁之弦,自觉净化朋友圈,审慎用权,划清政商交往底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句旁听的干部说。

案例是最生动的法治教材,庭审是最直接的法治课堂,也是最有效的警示教育。庭审结束后,旁听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庭审活动不仅是一次庄严的司法审判,更是一堂以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的廉政教育课。参与活动的代表委员也表示,通过此旁听,“零距离”见证了司法机关坚守法律底线、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也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将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组织领导干部观看现场庭审,把身边案变“活教材”警示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亲身感受,改变以往在纸张上接受教训,真正从内心敬畏法律威严,给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警钟,促使旁听人员对镜自照,自我反思,深刻警醒,不断提高自身防腐“免疫力”,筑牢廉洁底线。

为深化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做实警钟长鸣“后半篇文章”。下一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挖掘典型案例,发挥庭审普法效应,持续推动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常态化,通过组织旁听法庭审理等活动,让廉政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同时也将继续强化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