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新材料与产业金融创新发展专题活动在上海举办。论坛首次走出云南开展专题活动,正式开启跨区域联动、开放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顾秉林,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张向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强出席活动并致辞。云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尚朝秋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复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以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区佘山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欧洲科学院院士何塞·玛丽亚·德·特雷萨,以及来自大华银行、华中师范大学、国际铂金协会、金属聚焦公司等机构的专家、企业家分别围绕新材料与产业金融融合路径作专题报告。
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和相关部门的代表450余人参加活动。
集聚优势共绘发展蓝图
顾秉林表示,腾冲科学家论坛历经3年发展,已成为政产学研互动与区域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全球新材料产业正面临技术迭代与跨界融合的关键时期,稀贵金属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云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有色稀贵金属资源基地,期待通过本次交流凝聚共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诚邀与会代表参与中国贵金属产业发展,共赴12月在腾冲举办的主论坛。
张向明表示,云南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支持贵金属集团、云锡、云锗等龙头企业开展有组织科研,云南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期望借助上海作为产业与金融高地的优势,推动两地资源与创新禀赋深度对接,以科技创新助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尚朝秋介绍,活动依托云南的资源禀赋,聚焦贵金属领域的前沿技术、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接,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发展。云南省科技厅正高水平建设贵金属实验室、锡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组建多个产业创新联合体,未来将持续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人才、平台、项目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为落地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热忱欢迎各类科技人才来滇创新创业。

共探产业发展创新路径
段德炳充分肯定了云南在全国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产业格局中的关键地位。此次活动立足云南新材料产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在上海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链接全球贵金属领域创新资源,推动贵金属产业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有色金属协会将持续支持云南在贵金属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与跨区域合作,助力云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王建强结合贵金属集团的“云南实践”,系统介绍了集团构建的“贵金属新材料制造—资源循环利用—供给服务”绿色循环产业链。他表示,作为云南本土培育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集团已建成全国领先的铂族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倡议未来进一步发挥资源与产业优势,面向科技前沿组织联合攻关,推动“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云南制造”的产品竞争力,共同构建规范有序、良性发展的产业环境。
在专题报告环节,孙世刚系统分析了氢能与贵金属材料融合路径,提出云南可凭借丰富的绿电资源与贵金属优势,布局绿氢制备产业链,打造云南氢能“制-储-运-用”融合发展示范场景。吕坚阐述了贵金属表面纳米化的原理、工艺及在相关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建议云南充分利用风光弃电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高效纳米材料创新研发。何塞·玛丽亚·德·特雷萨介绍聚焦电子与离子束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为云南未来有效提升关键材料性能提供重要参考。
为助力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执行董事全德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国际铂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潘佩佩,金属聚焦董事长、总经理Nikos Kavalis等专家和行业代表分别围绕宏观经济、光化学合成、铂金市场与铂族金属供需等议题发表见解,为云南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定位、技术路线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共同推动“资源+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集聚优势共绘发展蓝图
活动发布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撰写的《2025贵金属蓝皮书》,围绕贵金属与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概述贵金属供给与需求、贵金属新材料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贵金属新材料技术进展、国内外贵金属企业情况等内容,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贵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活动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