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西双版纳专场会场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发布——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将由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分别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普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中国天然氧吧,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普洱茶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设立宁洱专区,1951年改称为普洱专区。1951年元旦,普洱地委在宁洱红场召开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26个民族的300多位代表歃血为盟,立碑铭誓,许下了“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铿锵诺言,立下了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这座庄严的誓词碑,既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疆民族地区崭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开始,同时,也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普洱全市上下团结拼搏、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70年来,普洱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时代征程。历史上,普洱被称为“蛮夷之地”“瘴疠之区”,鼠疫、天花、疟疾流行严重,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夺走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洱的经济发展基础极为薄弱,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为贫困。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23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仅为522万元。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了高质量与高颜值相得益彰,绿起来与富起来齐头并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普洱市实现生产总值662.5亿元,是1952年的538倍;人均GDP达到2.5万元,是1952年的20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是1952年财政总收入的10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