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科学家论坛 | 展望科技愿景 预见美好未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愿景研讨会举办

作者:李可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环球在线    时间:2025-07-22 07:43:46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浏览数:
0评论

       2025年7月19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愿景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华为三丫坡园区举办,40余名院士、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为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愿景论坛的启动助力,追寻“科技联接世界,愿景牵引未来”的科学理想,探索科技愿景为人类服务的美好未来。

       研讨会由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云南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心、华为战略研究院承办。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出席会议并致辞。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饶子和出席会议。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汪涛出席会议并致辞。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向明出席会议。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俊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能源中心主任丁玉龙,清华大学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等40余位院士、专家、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聚焦重大科学技术、关键产业发展、未来场景应用等重大科技问题进行学术报告和现场研讨。

       “科技治理如何跟上未来科技发展的步伐?”“面向碳中和未来能源与工业转型有哪些技术挑战和机遇?”“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有哪些思考?”“如何行无限之途,叩未来之境?”“从what到how与why,建设世界模型的设想是什么?”科学家们以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精神,探讨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战略挑战,科技革命的突破方向与产业变革趋势,共同追问未来人类的科学愿景和假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介绍了科技愿景论坛的目标、定位、内容、运作及筹备情况。表示希望在座的科学家牵头,共同将科技愿景论坛打造为腾冲科学家论坛的子论坛之一,致力“研究未来、预见未来、共创未来”的科技愿景论坛建设。希望各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促进跨学科合作与知识共享,研究面向未来的理想架构,共同发布研究报告,牵引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形成面向未来的科技愿景和假设,助力全球科技发展。

华为技术专家现场对话

       汪涛表示,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华为一直怀揣用科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初心,将发挥华为在数字、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全力支持科技愿景论坛筹办,让更多人从科技发展中受益。也期待各位科学家、企业家能够携手研究未来、预见未来、共创未来,共同描绘面向未来的科技愿景,牵引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华为公司终端BG战略Marketing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研究部、半导体战略与发展部、数字能源研发管理部等6位技术专家,围绕“终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如何科学解决知道自己不知道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等命题”“如何利用算力与云计算为数字经济服务”等进行现场对话,聚焦科技前沿探讨技术变革与科技愿景诉求,展现了华为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创新生态建设上的技术追求和创新精神

       顾秉林表示,科技现代化的使命,是要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插上翅膀,让科技进步赋能每一个个体、每一片土地。希望腾冲科学家论坛提出的策划“未来科技愿景报告”的设想,能够吸引全球科学家、企业家积极参与,共同研究未来人类科技发展前景,共同打造“腾冲科学家论坛”品牌,共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立足华夏,面向世界,展望科技为人类服务的美好前景

       张林表示,腾冲科学家论坛短短三年时间内规模极速扩大,成为链接科技产业文明的重要平台。当前深圳正以四链融合的姿态,积极抢抓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此次赴大湾区组织腾冲科学家论坛研讨会,旨在孵化全球科技发展愿景,共商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期盼各位院士、专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凝聚更多智慧,缔结更大硕果,共同定义人类文明的新坐标,以科技的价值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

       高俊表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腾冲科学家论坛已列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并凭借深厚的科技创新性、鲜明的主旨影响力和卓越的国际美誉度,正式跻身全球重大文明对话活动之列。希望更多的嘉宾积极参与腾冲科学家论坛,参与《科技预见与未来愿景报告》发布,以凝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前瞻智慧,为政策制定和科研方向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跨界协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高俊对《科技预见与未来愿景报告》的撰写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参与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深入剖析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形态的重塑,为科研资源布局和产业政策调整提供指引;希望全面研判未来科技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方向,大力营造国际、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希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构建融合生态的政策建议,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