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新闻头条报道
武汉-麻栗坡科研协作,为
植物“活化石”点燃种群新希望
(环球讯) 2025年11月7日,一株承载着数千万年演化历史的珍稀植物——金钱槭,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植物园的药王谷内吐露新绿,成功落地生根。这不仅是单一植株的迁地保育成功,更是一场由科研力量跨域联动促成的、针对“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的生命救援,标志着我国在濒危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系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金钱槭,作为第三纪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演化史上的“活化石”。其翅果形似古铜钱,树姿优雅婆娑,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变化的珍贵活材料。然而,由于野生种群极为罕见,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困难,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种群延续一度面临严峻挑战。
此次成功的保育实践,源于一次跨越地域的科研协作。武汉植物园的黄岚杰老师凭借其团队数十年来在植物迁地保育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携手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植物园药王谷负责人韦堂友,共同为金钱槭的“新家”保驾护航。来自武汉的先进保育技术与科研成果,与老山植物园内原生、洁净且生态结构完整的适配生境实现了完美融合。
“每一株珍稀濒危植物的背后,都维系着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一份不可复制的基因密码。”黄岚杰老师表示,“让金钱槭这样的‘极小种群’植物在异地成功繁衍,是扩大其种群数量、避免野外灭绝的关键一步。”
在老山一线负责日常管护的韦堂友负责人补充道:“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与金钱槭的原生生境非常契合。看到它抽出的新枝,就像看到了希望。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守护好这些珍贵的生命。”
目前,这株金钱槭长势良好,新抽的枝条与嫩叶展现着蓬勃生机。它的成功定植,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生动写照,更是多方守护者同心协力,凝聚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大合力的见证。这不仅为金钱槭这一古老物种的延续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其他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