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温暖如春的海南三亚吸引了大量的避寒游客。11月下旬起,三亚旅游市场渐入高峰,日均团队游客一举超越国庆黄金周。人民视觉
时逢岁末,“去哪里玩”是很多家庭的大课题。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区域内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这是以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
全域旅游会给游客带来哪些全新体验?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有哪些影响?海南省作为我国第一批“全域旅游”试点,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领略“大景区”的山水人文、感受“共同发展”带来的欣喜与希望。——编 者
入冬了,海南岛进入“更旺季”。
动车上,有人介绍游遍海南的新玩法:自驾,从海口出发,走高速,到临高吃土窑菜,去儋州看东坡文化,到琼中什寒体验民宿,再去五指山爬山;不想开车的,可以坐环岛高铁走东线,从三亚坐邮轮游艇出海,最远到三沙,回万宁冲浪,去琼海采摘,赴文昌体验卫星发射中心的乐趣,再回到海口逛骑楼……
更加详实丰富的“宝典”“攻略”,体现了海南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乡村旅游、自驾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6年我们接待游客总人数6030万人次,增长13%。”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华友告诉记者:“点、线、面结合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给海南带来更旺的人气与更好的发展机遇。”
■把风景变成景点,吃、住、游更方便
到过琼中什寒的人,都感叹这里的美:村子坐落在琼中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海拔800米左右,是海南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森林茂密,溪流缠绕,居住着黎族苗族同胞100户、520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黎族苗族混居村庄。
然而,这样好的地方,不仅外地人不知道,连海南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2009年之前,什寒村年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900元左右,是琼中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庄之一。
记者曾问当地人:“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不早点发展旅游呢?” 当地老乡说:“嗨,人穷屋破路不好,大城市的人来了吃饭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怎么发展旅游哟。”
老乡一句话,说出了风景和景点的差距,也说出了在大众旅游新时代,海南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
2016年初,海口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研究,在全国确定10%的市州、20%的县区开展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海南省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
海南省省长刘赐贵提出,要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发展全域旅游。所谓“点”,一是景点、二是居住点。注重景区、村庄、公共服务场所等各个点的规划建设管理,精雕细琢、用心打造,把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景点、每一个乡村都建设成精品、塑造成景观,成为游客留影的背景。
修了路、建了屋,琼中又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涉农资金2000万元,用于什寒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有了环卫工、射弩场,什寒村更漂亮了,文化广场不定期搞起了篝火晚会,甚至还建起了游客咨询中心。走进村民家,污水管网开建了,景观庭院有设计了,农家乐开起来了,民宿办起来了,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
对于外地的游客来说,这里充满惊喜,不仅因为风景美,更因为设施齐全,居住方便。“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地方都实现WiFi全覆盖,办公、听歌、看电影,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搞定,真是休闲、工作两不误啊。”来自四川的游客马建斌很是感慨。
居住点变风景、风景变景点的故事在海南越来越多。琼海的会山、龙寿洋、北仍,万宁的兴隆,三亚的中廖,白沙、保亭、昌江,这些原来不为外地游客所熟知的地方,慢慢地成为热门景点。
据统计,围绕“点”的改造,目前全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全省已建成美丽乡村32个,在建景区景点33个,改造提升A级景区景点13个。全省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旅游咨询中心50家。全省旅游重点公共场所WiFi网络覆盖率为95.3%。2015年至今,全省共新建改造旅游厕所663座。
再来海南的游客,有了更多去处。“你不用费心选择,这里处处是景点。”马建斌说。
■一个景区带动一片村镇,用“全域游”打造幸福家园
玩的“点”多起来了,“点”与“点”之间靠什么串起来?
海南选择了连点成线,穿线成面的做法。一方面,完善“线”本身的“连接”功能,丰富“线”的旅游功能,做到“点”与“点”之间能够顺畅通达;注重交通沿线的景观建设,将连接线建设成为美丽的景观带,使人走在路上就能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另一方面,软硬结合,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素质。
北京的周先生每年都到海南,但今年以前只到过三亚和海口。“一般来休假,只有一周时间,路上折腾嫌麻烦,该走的景点也走过了,找个地方待待就行了。”但今年他和太太发现,好玩的地方多了,假期明显不够用了。跑完海口马拉松,他选择了环岛自驾游,路过碧海旅游公路时他“很受震撼”:海边是山,山上是瀑布般泼下来的三角梅,漂亮得像长了手的画,要把人拉进去一样。“听说博鳌机场也要正式投入使用了,明年我们飞博鳌,一个市县一个市县地玩,一个假期就玩一个地方。”这是周先生的新年小目标。
五指山红山镇什会村,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村民王梅霞走在自家茶园里,望着一排排抽芽长枝的新茶笑逐颜开。
采用林下种植的方式,让国家茶树保护新品种“紫娟”茶苗与山林中的藤、花、蕨、桫椤等300多种植物链共生在热带雨林之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采摘。当地村民们借此机会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一些农副产品,日子渐渐富裕起来。
“一个景点带动一片村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市县,直到全省,点、线、面都要美起来、富起来。”刘赐贵说,要把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体现在百姓和游客的笑脸上,体现在美丽文明生态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上,体现在人人融入和服务海南“幸福家园”的成效上。
据统计,2016年海南旅游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9%,这宝贵的增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多重改革,强化管理,业态升级要有大格局
海南有赏不完的自然美景,品不完的特色美食,读不完的民俗特色,但目前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消费需求。打造“全域游”,要向改革要能量。
要做好以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
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北京的白女士就打点好行囊,她准备带着父母去海南博鳌过一个“边玩边养生”的长假。
被誉为“博鳌第二乐章”的乐城医疗旅游区,近年来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刚刚闭幕的2016世界医疗旅游与全球健康大会上,引进签约金额达84亿元的九大项目。
作为国际旅游岛,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海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积极打造“医养结合的度假基地”,将是海南“十三五”瞄准的新目标。
“要推动健康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教育、医疗、购物等服务型的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其中健康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还要开发更多的适应中高端消费需求的产品,来满足游客需求。”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长夏锋认为。
要全省“齐步走”,科学规划、高效协同——
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认为,海南敢将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这背后是2015年底开始实施的“多规合一”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海南省通过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落实全省“一盘棋”理念,形成引领全省发展建设的一张蓝图。市、县“多规合一”工作同步推进,实现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地守住生态红线、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随着全省“多规合一”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