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让我们强大起来——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环球新闻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只有保持不断地学习,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成功地走向未来。”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深刻把握学习的内在规律,牢牢抓住学习是赋能、思考是转化、应用是路径三个环节,方能最大限度地用好学习这个法宝和利器,让我们强大起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才智和力量。
一、学习是最有效的赋能——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人的一生,没有组织的外在赋能和自我的内在赋能,是走不远的。唯有持续赋能,方可成为“动能车”和“蓄电池”,才能向我们的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迈进。学习赋能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有其内在规律可循,一般按照“五化”展开:一是自主化学习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总书记的教导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组织安排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于个人来说,最要紧的是学会自主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人不需要组织和他人提醒,适时调整知识结构,及时补短板强弱项,主动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自主化学习的人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能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对理论、知识、技能等深入钻研,学懂弄通,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自主化学习的人工作再忙也不会心浮气躁,时刻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如饥似渴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共270篇,每天读5篇只需要54天就全部读完。二是工作化学习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总书记的教导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课堂和培训阵地是学习,工作和实践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工作化学习的人善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工作学习化的人牢记工作就是最好的修炼场所,离开工作平台,一个人什么都不是,工作场所就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校,能最大限度地用好这所学校,为人生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快乐。三是系统化学习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总书记的教导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系统集成的过程,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爆炸时代,只有系统化学习,方能全方位应对。系统化学习的人面对知识更新周期快、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深知在人生的有限时间里,不可能穷尽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读完每一本书,只有通过系统化集成训练和学习,方能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理论,才能把零散的变为系统的、孤立的变成互联的、粗浅的变成精深的、感性的变成理性的知识,实现知识获得的整体性;系统化学习的人生活中善于运用系统化思维,能够将一系列零散的问题进行有序整理,并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既观大势又立足现实,推动工作既突出重点又注重全盘,处理问题既抓住主要矛盾又留意次要矛盾,牢固树立“世界就在我心中、远行尚须第一步”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四是跨界化学习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会跨界学习,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总书记的教导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学习要勇于跨越自己知识领域的边界,做到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跨时空,全方位武装自己、强大自己、展示自己。跨界化学习的人能主动参与一系列跨界学习交流活动,打开视野,激发灵感与热情,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多学科、多角度获取知识与技能,探索出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跨界化学习的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敢于打破专业壁垒,既熟悉专业领域又瞄准跨行业领域;跨界化学习的人工作生活中热衷参与跨界化学习项目训练,通过设计、学习、转化三个环节的学习项目训练,用跨界的经验和知识抽象出一套更高层次的理论,使自己的行事方法和管理方法,呈现“第一流智慧”,赢得团队的理解、支持与拥护;跨界化学习的人,不会朝着一个方向或一条道路走到黑,既埋头拉车又会看路,既埋头苦干又有政治觉悟,既善于研究工作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善于广泛猎取工作领域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既当行家又当通才,方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五是终身化学习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总书记的教导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整体进入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团队或个体只要停止学习,就会被淘汰出局。终身化学习的人懂得不选择学习就选择淘汰,不选择进步就选择落后,有研究表明,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几十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终身化学习的人善于更新知识,提高知识素养,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增强工作本领,通过持续的学习赋能,确保自己在知识的占有上赢得主动,在与竞争对手的搏击中赢得优势,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赢得未来;终身化学习的人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奥妙,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把书读活、把求知欲激活,知识占有和转化越多才越有力量,天地间没有一本万利的知识,只有一生永不间断的学习。
二、思考是最聚焦的突破——天下第一等智慧还是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成活的,为我们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学习是面式思维,思考是点式思维。学习是组织需求和自我需求的统一体,它体现的是全面性、系统性、广泛性、专业性、趣味性,而思考则是直指某一句话、某一观点、某一思想,究其原由,刨根问底,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是思考的母体,思考是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思考的运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学习无止境,思考无范式,但有共同的思考规律可循。一是善于历史研究性思考。科学理论的诞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历史研究性思考,是一种长时段思维,要求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当下碰到的问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把这一思想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探索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100年奋斗史、党执政70多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史中思考,才能深刻理解思想中蕴含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明白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方能乘风破浪、永往直前。二是善于现实合理性思考。科学理论的诞生,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其发展和完善源自于对客观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洞察把握。在今天的中国,判断一个理论或思想是否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就看它是否始终以时代发展的特征为方向,以当下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解决影响整个国家、民族及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因为它是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鲜活理论,它在思考现实问题中萌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和科学解决这些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中逐步形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国内与国外等多重视域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性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它科学性、合理性的现实逻辑。三是善于深度纵向性思考。科学理论一经产生,都有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其思想体系内部又以若干子系统向深度纵向延伸,力求寻找深层思维,剥茧抽丝,揭开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人们只有具备深度纵向性思考能力,方能发现理论研究的正确路径,破解政党、国家、民族尤其是时代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就得运用深度纵向思考方法,紧扣外交思想的“十个坚持”,在历史使命、价值理念、基本原则、战略布局、政治保证、精神追求等内容上深入思考,方能明白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历史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价值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是基本原则;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战略布局;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外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是政治保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是精神风貌,才能全面深刻把握大国外交的战略谋划和科学指导原则。四是善于高度宽域性思考。科学理论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其思想站在人类思想史的发展高度,以战略眼光和宽广视野研究分析现实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总结、归纳、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律和方法,其威力在于其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于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力、影响力以及征服人心的说服力。从理论的这一特性看,只有具备高度宽域性思考的能力,才能透过纷繁驳杂的表象和错综复杂的乱象看清事物发展的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比如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得运用高度宽域性思考方法,才能读懂和悟透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背景,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为主线,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会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行稳致远,全面从严治党才能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五是善于多维立体性思考。科学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必然扣紧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体的根本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诉求,指引的是一个国家、政党、民族的前进方向,体现的是对本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各国人民共同命运的关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问和价值关切,它必然要求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带领人民朝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比如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就得运用多维立体性思考方法,从整体内容结构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由“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部分内容构成,这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八个明确”主要侧重的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揭示和回答,它是在顶层设计层面的宏观规划,是属于世界观层面的基本内容,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十四个坚持”主要侧重的是对“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揭示和回答,它是在行动纲领层面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具体部署,是属于方法论层面的基本内容,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国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导向和基本方略。
三、应用是最直接的转化——天下第一等实践还是应用
读书、学习与思考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应用就是要把学习与思考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贯穿工作、学习和职业生涯始终,做到学以修身、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益智、学以致用。一是学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修身是学习和做人的起点,是做事和做人的支点。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厚植理论功底,提升思想境界,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政治方向,才能锤炼坚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才能解答好“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提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最高人生境界,永葆初心使命不变。二是学以明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人生长河中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在治学过程中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潜心学习,深入思考,持续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把自己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摆在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中去学习思考,把自己真正当成新时代的主人,把理论学习的过程作为自我解剖、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过程,才能养成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炼就刚毅坚卓不动摇的心性,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淡泊名利的超然心态,知足知止、欲而不贪、泰而不骄、行稳致远。三是学以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是领导干部立德立业的基础,不仅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只有在读书学习中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大德,做到对党、祖国、人民绝对忠诚,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负责;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楷模,守公德,做到对社会、单位、岗位尽责;以白恩培、秦光荣、仇和及刘岗、许雷、周凯等反面典型为镜鉴,严私德,做到传家训、立家规、正家风,不断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正确处理公与私、权与责、义与利、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抵住各种利益和诱惑,培育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慎独慎微慎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坚决守住底线,不失节、不犯错、不违纪。四是学以益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只有爱读书才能丰富人生知识,读好书才能受到知识滋润,善读书才能有益工作和事业,才能开启“修齐治平”的智慧,深刻掌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智慧史。就新时代而言,只有善读书才能找到开启政治信仰的“金钥匙”,获得通过政治考场的“通行证”,悟透做人做事做官的“大智慧”,才能把知识变成智力,把智力变成智慧,把智慧变成利器,依靠学习不断走向未来。五是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效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习及时转化为工作思路、措施和工作本领,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方能实现知行合一。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迫切需要我们敢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困难和矛盾的能力;敢于探索,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敢于挑战,把理论转化为破除桎梏、勇于创新的内驱动力,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不断强化实践探索,以创新理论、科学思维、前瞻眼光和过硬举措破难题、通堵点、补弱项,以学在先、干在前的昂扬姿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我满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列宁说过“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作为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必须把学习当成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心中怀着信仰学、肩上扛着责任学、脑里带着问题学,在学以修身上树形象,在学以明志上见真功,在学以立德上修心性,在学以益智上增才干,在学以致用上见成效,争做一名紧跟新时代、建功新时代、无愧新时代的合格者、奋斗者、拼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