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护蕾 | 普法课堂走进高校,法治阳光照亮青春

作者:何敬彬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 环球在线    2025-11-23 10:52:55
报道:杨成林、刁燕燕、陈应国、方之舟、徐龙云、李萍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法治中国报道

       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11月21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受邀走进云南民族大学,以“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聚焦禁毒防艾、反诈防骗等热点议题,为青春成长注入法治力量。此次普法活动由云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傅巾洁主持。

       傅巾洁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远离毒品,守护青春不“毒”行

       “‘毒品犯罪’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就在我们身边。”检察官的一句话,让在场同学陷入深思。结合真实案例,检察官详细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及伪装形式,特别强调了当前部分毒品可能伪装成常见零食、饮料,极具迷惑性。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回答如何识别与防范毒品,现场气氛热烈。一名同学在分享感受时表示:“原来毒品可能以这么隐蔽的形式出现,今后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饮料、零食、香烟等物品。”

       珍爱生命,科学防“艾”入人心

       检察官从艾滋病的潜伏期特征、易感人群等关键事实入手,系统讲解了其传播途径、科学预防方法和感染后的表现,并特别提醒同学们:“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艾滋病预防疫苗,因此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

       反诈防骗,筑牢校园“防火墙”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不信任的网贷平台,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活动。”活动现场,检察官通过反诈短片、典型案例详细剖析了网贷的套路、危害等,并就如何防范网贷骗局、保护个人信息对同学们进行了细致地叮嘱。随后,重点讲解了“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及涉“两卡”(电话卡、银行卡)行为的法律后果,通过真实案例说明“看似帮忙,实为犯罪”的风险,并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理性消费是关键”。

       初心引领,奋斗青春正当时

       活动最后,检察官结合自身成长与工作经历,以“赓续初心担使命,奋楫笃行续华章”为主题,勉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作为、发扬吃苦精神、培养团结品质。“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同学们要有理想、有信念和阳光灿烂的微笑,绽放大学生的自信与坚强;要有担当作为、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有团结奋斗品质!”检察官的深情寄语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检察官讲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帮信罪的部分,让我意识到法律底线绝不能触碰。”“这场讲座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更激励我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此次法治进校园活动是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深化“校检合作”、护航青年成长的重要举措。未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拓展普法形式,携手高校共同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校园环境,为实现青春梦想保驾护航!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