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曦文风尘仆仆地来到滇西北美丽的水乡银都鹤庆,专程拜访被誉为“鹤庆历史文化百科全书”的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梁波,就历史上鹤庆白密典籍、传承、古迹、歧义等与梁波老师交谈甚欢,梁波老师对地方历史文化详实的归纳、严谨的考证、独到的见解让张曦文不虚此行。
梁波是大理州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鹤庆县政协委员、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理事、鹤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鹤庆县白族学会副会长。在鹤庆悠久历史文化、深厚人文底蕴、多彩民族风情的沃土里,他孜孜不倦地汲取着营养,数十年来刻苦勤奋、热情执着地研习典籍史料,遍访文化古迹,追踪古人轶事,开展田野调查,通过亲历、亲见、亲闻总结地方文化历史,写出一篇篇站得住脚、经得起考究的文章,丰富了鹤庆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为鹤庆地区经济、文化、民俗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梁波是位颇具乡土特色的党外知识分子,生于鹤庆、长于鹤庆,从小听着家里长辈、街坊邻居讲述当地历史上生动传奇的轶事,让他从小热爱家乡鹤庆,热爱历史文化,一心想把优秀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下去。他曾经在企业工作过,企业改制后回家待业,一直靠卖卤肉维持生计,生活的奔波并未磨灭他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尽管平日忙于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调查研究,不是在图书馆、档案室、家里遨游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就是走访在探访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的路上。经过数十年的深耕,他对地方历史文化了然于胸,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许多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鹤庆、丽江高氏土司历史的文稿《高隆与高赐》获大理州第三届优秀社科论文三等奖,刊载于云南政协报的《毛泽东祖先与云南新考证之补述》获大理州第四届优秀社科论文三等奖,《高伦之死》入选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优秀论文。梁波还先后出版了个人学术著作《鹤阳史话》、《鹤川纵话》、《鹤拓野逸》、《茶马鹤商》、《野州花絮》,内容详实、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读者了解鹤庆历史沿革、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他积极参与鹤庆县相关部门的专志编撰工作,受聘参与编撰了《鹤庆县政协志》、《鹤庆县民族志》、《鹤庆县白族村名考》、《鹤庆县工业志》等,还参加了续修鹤庆县志、党史资料、地名志等编辑工作,深刻挖掘鹤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对文化传承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起到重要作用,还增强了人们对鹤庆优秀历史文化的认知认同。
作为州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县政协委员,他多次参加州政协、县政协组织的历史文化调研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调研组提供资料、素材,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对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出“金点子”。他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等履职活动中多次对保护古迹遗址、传统民居、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很多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在对鹤庆知名商号故居研究中,他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总结出鹤庆商人传统民居中,蕴藏着“四(誓)不下水”、“大门对井”、“五间一字”、“六合同春”、“梅开五福”等特殊的地方文化现象,被鹤庆县金墩乡聘为文化顾问,为金翅鹤名居的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他基于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热爱的提交提案,提出了要为重要的传统民居制作简介,以历史沿革、名人事迹、建筑特点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获得县政协优秀提案奖。他提交的完善鹤庆黄龙潭公园景区环湖游步道的提案,反映了群众的呼声,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采纳。他积极参与县里文化项目的论证,为保护新村魁阁、文昌宫提出具体建议,希望修旧如旧恢复历史原貌。
梁波怀着对地方历史、民族文化的敬仰和热爱,一直坚持亲自调查、走访,只为离史实、离事实再近一点,更近一点,并且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梁波老师对碑刻、谱牒、民居、古迹、史事、土司、儒学、饮食、民俗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应邀为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等栏目进行导游解说,参加过南诏、大理史学术会议、白族佛教密教学术会议、白族民歌研究学术会议的研讨,赴昆明鹤庆商会、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大理州白研院、鹤庆同乡会、企业宣讲鹤庆商帮及云南商业的历史,在州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组织下到大理州图书馆专门对社会各界人士讲授历史上鹤庆商人的家国情怀。在鹤庆县,他应邀讲授过红色历史记忆、火把节风俗习惯、丧葬礼仪、儒学文化等课题,他讲述的历史文化真实可靠、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受到广泛的好评。他还给乡村图书室、学校等捐献图书,积极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存史”“资政”“育人”的方式,梁波兢兢业业地发挥一名党外知识分子文化传承践行者的作用,只为鹤庆优秀历史文化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只为大家能够爱家乡、爱历史、爱文化,把自己的乡土情化为建设家乡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