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新闻记者据悉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全面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内容,宣传和贯彻实施好《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10月16日举行《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生态服务功能。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谁就拥有未来发展更多的选择权。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新闻发布会。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该公约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多年来,我国从各方面采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措施,出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和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业法》《草原法》等法律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明确,要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董英现场发布。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省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类型,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生态类型;各类物种种数、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50%,居全国之首;同时我省生物多样性特有性、脆弱性十分突出,保护任务十分繁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云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