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熠熠生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精神历久弥新,给予人们奋进的力量。 1936年红军长征过祥云的壮丽史诗,就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永远屹立在祥云人民心中。
为纪念红军长征过祥云89周年,4月19日,云南省祥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广大会员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走,重温红军长征过祥云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切缅怀红军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红军长征过祥云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等将领的率领下,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转战云南,并于4月19日至21日途经祥云。
红军长征过祥云时兵两路,贺龙率领红二军团经祥云县普淜、云南驿等乡镇,攻占祥云县城。肖克率领红六军团经祥云县米甸镇进宾川。4月19日凌晨,红二军团前卫六师十八团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向祥云县城发起总攻,战士们用木头撞开东城门,冲进县衙门,俘虏县团总李玉楼,经过一番战斗,顺利攻占祥云县城。
红军在祥云期间,积极宣传抗日主张,书写标语,打土豪、惩贪官,为民除害,打开旧县政府粮仓赈济贫民,关心群众生活,严格执行纪律,尊重民族习俗,与各族人民建立了鱼水深情,有近千人参加红军,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物资和人员支持。
红军长征过祥云,虽历时短暂,但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祥云作为滇西战略要地,红军的到来不仅成功突破敌军封锁,还在当地播撒了革命火种,留下了深远影响。他们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成为激励祥云人民乃至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活动当天,全体会员沿着红军长征过祥云的途径路线,从县城出发,先后参观云南驿古镇、二战博物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及王复生王德三烈士事迹陈列馆、罗应弟老宅、小红军烈士墓等,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云南驿古镇,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如今还保留着2000多年前的茶马古道,古镇的街道、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红军在这里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能看到红军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听到他们嘹亮的口号。当年,红军战士们与当地百姓亲切交流,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让饱受压迫的百姓看到了希望。古镇的老人们至今还传颂着红军的故事,这些故事口口相传,成为了古镇珍贵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二战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也见证了祥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在博物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红军长征过祥云,为当地的抗战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着祥云人民在后来的抗战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通过参观二战博物馆,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不仅是在长征途中发挥作用,它还与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紧密相连,成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及王复生王德三烈士事迹陈列馆,让我们走进了两位革命先烈波澜壮阔的人生。王复生、王德三是祥云的骄傲,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