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环球记者(2018)国际次区域合作与中国西南沿边开放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据悉 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国家、南亚次大陆国家如何开展合作?怎样借鉴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智慧?10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8)国际次区域合作与中国西南沿边开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孟加拉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7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研讨会为期3天,将持续至26日。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承办。
云南在国际次区域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合作进展不断加快,效果日益凸显。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的条件下,深入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和对策,对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云南北连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海上丝绸之路,东接长江经济带和上海自贸区,西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印度洋沿岸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在国际次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电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形成内联长江经济带,外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
“中国西南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利益相融,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优良,前景广阔。”该负责人说。
论坛分享借鉴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经验智慧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泰国战略研究中心、孟加拉国政策对话中心、缅甸曼德勒大学智库等14位专家发表了主旨演讲。
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以加强国际次区域合作,扩大中国西南沿边开放为会议主题,审视全球化发展的总体趋势,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分享和借鉴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智慧,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推动区域和平发展。
论坛共设三个议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中国沿边对外开放与周边合作。
研讨会期间,还同时组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