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风光一角
异域风情浓郁的泰国角
盘县对接东盟商机对接会一角
藏于深闺中的盘县千年古银杏村——妥乐格外热闹,在这里,东盟十国政府官员及大型企业主、国内知名人士及企业家、省内重要领导,以及国内外媒体,将齐聚于此,召开万众瞩目的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共商国际产能合作大计。
此次论坛,是六盘水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积极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增进国际产能合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首个县级地方政府举行东盟论坛系列活动,盘县将以此为契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动盘县与东盟战略合作深入发展、提高盘县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盘县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构筑和发挥贵州面向东南亚、东南亚面向贵州开放的“双向桥头堡”作用,实现双边产业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让读者对本次论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环球旅游频道重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特别报道》,从此次论坛的背景、意义、盘县发展优势以及四个分论坛议题中的盘县与东盟发展及合作情况等多个方面入手,以飨读者。
银杏树下遍地金。盘县妥乐,遍野金黄,从今天开始在此召开的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更是金上镀光,光彩夺目。在光彩的背后,是什么能让东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动心,首次与一个县级政府合作召开国际性的会议?如此高水准的会议,又有着怎样的合作背景与商业契机?这次会议的到来,其影响力及辐射作用又将有多大?为您一一道来。
商贸互补性强 打动东盟合作意愿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协议的签署和东盟共同体的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前景显得更加广阔、合作发展的动力显得更加强劲。盘县与东盟国家在产能与投资合作、山地高效农业、山地特色旅游合作、能源与建材合作等方面互补性较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今年6月,盘县在北京召开了盘县对接东盟商机推介会,7月、8月分别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成功开展了盘县对接东盟商机推介活动,8月中下旬分别在昆明、盘县召开了盘县对接东盟商机对接会。这一系列商机对接活动的召开,有效推介了盘县,提升了盘县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盘县妥乐论坛是由盘县人民政府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以后将定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并逐步提升论坛的规格和品质。论坛的定位是建设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开放、包容交流中心。盘县妥乐论坛,是东盟这个国际组织成立25年来第一次与中国的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开展合作,举办地还是在具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盘县妥乐村,体现了贵州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的发展战略。在论坛中,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先生、中国农业部前副部长刘坚先生等国内著名人士和专家将与东盟各国的来宾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后达成“妥乐共识”。
面向东南亚 融入“一带一路”
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的西大门,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双向桥头堡”。 盘县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是六盘水乃至西南地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贵州建成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的具体实践;是深化与东盟国家对接、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东盟与内陆开放发展双向桥头堡定位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多元化战略,深化与东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重大举措。借助东盟消费潜力,更好地利用中国与东盟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实现对内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同时,还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盘县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已形成了以“煤、钢、电、化”为支柱,山地旅游、山地高效农业等其它产业后势崛起的多元化格局: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有利于盘县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双方旅游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盘县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发展,为盘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机遇。
构筑四大平台 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盘县将以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升盘县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步伐,把盘县建设成为实至名归的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面向东盟开放发展的双向桥头堡。通过此次论坛的开展,盘县将构建面向东盟的经贸交流、物流交流、企业交流和文化交流四大平台。
构建经贸交流平台。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大环境,紧紧抓住六盘水获得中央编办批复设立海关的机遇,设立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发挥盘县资源、能源、文化和地域交通的优势,结合东盟十国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薄弱产业的具体情况,在农业、能源、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加强合作,优化双方贸易结构,促进双向投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争取定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盘县峰会,搭建盘县与东盟经贸交流平台,促进双边的互惠共赢。
构建物流交流平台。凭借盘县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和面向云南辐射东盟的“双向桥头堡”优势,以建设综合保税区、红果物流产业园、红果陆运港、盘北仓储物流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积极引进东盟物流企业,推进连接珠三角、北部湾的南向物流主通道和连接云南通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西向物流主通道建设,为东盟和盘县的商贸往来建立一个安全、绿色、畅通商品中转集散地。
构建企业交流平台。以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盘县经济机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变”改革的政策契机,通过畅通企业绿色通道,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加强与东盟十国驻华使馆的沟通联络,建立适合双方企业“走出去”及“引进来”的运营模式,定期举办多方企业参与的国际经贸洽谈会,为国内外企业搭建长期有效的项目交易平台。
构建文化交流平台。以盘县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荣灿烂的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文化部门、民间团体以及名人效应,以书籍、歌唱、舞蹈、小品、戏剧等文化载体,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多种交流方式,电视、音乐、媒体等现代传媒,搭建出盘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盘县地区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与东盟各国不同的历史人文交流,构建长期性的文化交流平台。
杨成林 方之舟 雷启玉 实习记者杨智权西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