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为宣威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1948年诞生到1984年撤销并入铁道部,历经35年的风风雨雨,在战争年代,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志在四方,艰苦奋斗,被誉为“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据《宣威铁道兵》编委会收集的资料显示,当年宣威铁道兵近4000人。
宣威地处滇东门户,素有“入滇锁钥”之称。建国后,为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国家决定巨额投资修建贵昆铁路。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505、7659等十五支部队一万余名官兵与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省的三万余名民工团队,投入到贵昆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战斗中。
贵昆线宣威段,1958年动工修建,宣威境内从云贵交界的天生桥至格以头火车站出境,全长
贵昆线横贯云贵高原,桥洞相连,出洞上桥,过桥进洞,工程十分艰巨。当年宣威县委成立了铁路建设指挥部,修建任务主要由铁道兵五师、一师担任。参加修建的还有十三军二支队、公安部队、地方民工和铁路职工。1959年第二季度会战高潮时,宣威段筑路人数达数万人。1961年国家暂时困难时期,民工下马,部队转入整治工程弊病和防护。1964年9月增调部队、铁路职工和民工,铁路建设又全线铺开。铁五师负责施工的重点隧道平均月成洞进度由原来的
宣威境内的铁路支线——格喜支线,从贵昆线的格以头站起,经大松树至喜鹊乐,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