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环球记者从云南省大理委宣传部据悉“风花雪月地.幸福新大理—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记者团来到了漾濞县光明村,感受这里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的推动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光明村内,就如同走进了天然大氧吧,空气格外清新。
光明村村民陈玉梅(左一)和家人在自家的新居前合影
在这个山坳里的小山村,拥有着悠久的核桃种植历史。村内,水泥道路平坦整洁,一棵棵高大古老的核桃树分布在房前屋后,每棵核桃树上都挂着“身份证”,一看“年龄”都是500年、300年或者200年,最显眼的就是有1160年树龄的“核桃神树”了,村民围着“核桃神树”修建了祭台,足见村民对核桃的无比挚爱与真挚感情。全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核桃树约有6000多株,100年以上的就更加普遍。“全村核桃连片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古树核桃众多。平均每人拥有100多颗核桃树。”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介绍,核桃种植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漾濞县共向省内外输出优质漾濞核桃种苗5亿多株,全国780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中从漾濞输出的种苗约占50%左右,云南省420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中从漾濞输出的种苗约占70%左右,大理州100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的种苗基本都是从漾濞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