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新闻 绿昆志愿者与镇雄自行车协会首次携手环滇之行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8-22 08:14:55
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新闻记者与林超老师交流中,他提到我们镇雄自行车公益组织在每一次骑行到每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都会随身携带垃圾袋,把随行垃圾和看到的垃圾一并带走,让在一旁的环球新闻的杨成林总监都无不感动,对镇雄有这样一群志愿者而为之自豪。由于这个新闻纪实点。下步,他们团队会去云南第一大县城- - -  镇雄,做一下专访。

 

作为自行车业余爱好者,绿昆志愿者的一员,此时多想把几年前环滇的梦想,让他变为现实。但此行与几年前单纯的骑行,增加了一项任务,若在欣赏迎路的风景时,有垃圾的话,我们一并带走。

 

 

8月18日,我们骑行队伍(共四人:林超、李万、李戆、李尉蔚)从环城南路索菲特大酒店出发。迎着早上的朝阳往海埂大坝疾驰而行。

尽管才早上九点,海埂大坝上,也是市民、游客摩肩接踵,坝上是禁骑的,和现场工作人员商量后,我们把自行车搬上大坝,留下了一张四人组合影。往西山脚骑行,此时有些塞车,才发现面前是马拉松比赛。林老师说在老家还没有举办过马拉松比赛。我说,在昆明每年马拉松比赛有好几次。上次金飞豹老师的秘境百马也是在这里开跑。滇池上,国际帆船比赛也会在此举行。冬季在北方,早已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不远万里飞到大坝,为昆明市民带来人鸥和谐共处的自然奇观。

 

 虽然我们只有四人,但我们已做了一些分工,我在第一,李尉蔚第二,李戆第三,林老师押后,当前面的人发现路旁有垃圾时,会伸出右手,示意后面的人停车。通常情况下,让后面的人把垃圾检来放在林老师或者我的自行车车把上的垃圾袋里。在这十公里范围内,垃圾不是太多,可能跟每个村民小组的管辖有直接的关系。来到富善村,看到一个昆明特警的路牌,路牌下有20余身着警服的队员在打扫卫生,除路旁的杂草。在和村委会陆云的交流中,他说这是特警队在政委的带领下,把一路的卫生和迎路的杂草逐一清除。

前往疗养员附近,有一段4~50度的陡坡。我们都一一克服了,但当你看到2.4km急下坡时,你就要小心骑行,那个坡真的很逗陡呀,一定要带着刹车。来到海口,在清汤员工的同意下,我们把两袋垃圾放进他们的垃圾桶。

 

导航提示我们,要经过一座桥才可以到达对岸。这就是云南省文物保护桥:海口川字闸。也是滇池唯一的出水口,滇池水经川字闸导入螳螂川、普渡河,最终流入金沙江。蹈上石梯,桥的苍桑、历史会在你脑海中浮现。由于李尉蔚才十岁,他的自行车及车上负重物,他没法搬上台阶。 幸好有川字闸旁边工业学校的学生给帮的忙。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