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北回归线将相隔2000多公里的云南、台湾串联起来;一条“75条惠台措施”让相隔千里的云南、台湾实现“零”距离。
日前,环球记者从云南省台办据悉 云南省正式出台《关于促进云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75条措施”),“75条措施”涉及云台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开放力度之大、交流范围之广、涉及部门之多前所未有,在云南对台工作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云南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步伐进一步加快。
云南省台办主任张朝德讲话
同等待遇“暖人心”
“要突出同等待遇,为台商台胞提供与云南居民同等待遇。”云南省委台办主任张朝德表示,“75条措施”在产业、文化、教育、科技、财税、土地、金融等领域,给予台企与云南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台企台商台胞和台湾社团来云南开展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并提供同等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云南学习实习、就业创业,逐步为他们提供与云南居民同等待遇。
“以前我们只有台胞证,必须按规定到有资质的酒店才能入住。”昆明川达食品有限公司罗霓云说,此次惠台政策中第71条专门提出,台湾同胞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大陆通行证即可直接登记住宿。“这个政策对我们台商出差考察或谈合作是非常便利,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诉求。”
罗霓云说,感谢政府对企业热忱、高效的服务,新出台的“75条措施”再次加码服务,对企业下一步发展也带来更大的信心。“目前,结合云南和台湾当地特色,研发山葵糟辣酱等滇味产品,专门为云南打造高原特色‘绿火’山葵品牌。”
同等待遇“暖人心”。“75条措施”以可行性措施真正增进台胞在滇的获得感。“台湾同胞子女入园、入学和升学条件、学校安排、收费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在云南的金融机构优化台湾同胞金融服务,为台湾同胞办卡开户提供便利,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使用电子支付服务。”……
“75条措施”真正让台湾同胞感觉亲切,加深两岸两地的了解,推进两地发展。昆明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林仕坚说,“75条措施”有较强的立体纵深感,将以往较为分散的点真正串联起来,让在滇台商很温暖、有了“家”的感觉,让我们台商以后在云南的投资发展更有信心。“将‘75条措施’作为一个支点,把云台会延展出云台周,最终形成云台馆,从点、线、面最后呈现出立体的台湾,既能让云南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台湾,也能让台胞很快了解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