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海关正式开关运行,特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老挝海关总署署长普考康、博胶省办公厅厅长宏乔、金三角经济特区行政管理机构主任本通以及金木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魏剑等出席开关仪式。
“家门口”报关:解决多年痛点
金三角经济特区地处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长期以来是区域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然而,过去特区进出口货物需前往其他地区办理相关报关清关手续,流程繁琐、耗时耗力,成为制约特区发展的瓶颈。
特区海关自2021年筹建以来,引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新模式,旨在提升通关效率。如今,特区企业可享受“家门口”报关的便利,大幅缩短通关时间,提升物流效率,为跨境贸易、投资和物流创造更优质的条件。
多功能服务:辐射未来发展
金三角经济特区海关已被纳入老挝国际海关序列,主要功能涵盖货物通关、安全保障和数据支持等领域。通过优化通关流程,将显著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走私等违法行为,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未来也将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时收集和分析贸易数据,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博胶国际机场国际航线的逐步开通以及金三角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加之特区海关提供的便捷通关服务,特区物流网络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吸引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聚集,为特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推动一体化:打造贸易新枢纽
金三角经济特区海关的设立与启用,是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特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将在海关开关后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老挝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特区管理委员会未来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特区成为东南亚贸易和物流的新枢纽。
区位优势明显
金三角经济特区位于老挝博胶省东鹏县,地处老挝、泰国、缅甸三国交界处,西临湄公河,东依金龙山,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共同规划”金三角东盟经济旅游区”
2007年,老挝中央政府与金木棉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签订开发合同,共同规划建设“金三角东盟经济旅游区”。
正式设立国家级“金三角经济特区”
2010年,时任总理波松·布帕万签署《第90号总理政令》,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金三角经济特区”,首期开发期限99年。同时,金三角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行使对特区的经济开发权。
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城市
自2007年成立以来,金三角经济特区始终秉持“旅游立区”发展战略,聚焦“大旅游”、“大农业”、“大康养”及“轻工业”四大领域,历经18年发展,从荒野和农田开始,已建设成一座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城市。
金三角经济特区规划
特区规划总开发面积约10000公顷,包括700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及3000公顷的平原建设区。截至目前,特区吸引投资总额已超过30亿美元,实际开发面积逾1000公顷,营商环境稳定,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可承载约15万常住人口,年接待游客量达200万人次。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作为老挝国家级经济特区,金三角经济特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紧抓澜湄合作契机,凭借地处中、老、泰、缅、越、柬交汇地带的独特区位优势,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纽带,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