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 情怀满满 著名作家“金玉良言”说云南省昭通
环球新闻报道 7月19日,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文学之乡·苹果之城”昭通采风活动座谈会举行,10位全国著名作家与40余位昭通作家、文学爱好者共话昭通印象,探讨昭通文学创作现状及发展,交流文学创作经验。采风活动期间和座谈会上,著名作家们“金玉良言”说昭通,留下了许多有助于昭通发展、有助于昭通文学创作的真知灼见。至此,著名作家昭通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由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主持。座谈会上,昭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亚平,中共昭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沈洋对作家们莅临昭通采风,以及作家们对昭通的关注、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们欢迎作家们今后经常到昭通,助力昭通发展、助力昭通文学创作。
△座谈会上,沈洋感谢作家们对昭通的关注、帮助和支持
7月16日至18日,著名评论家顾建平,著名作家弋舟、肖勤、冉正万、张者、龙冬、夏天敏、胡性能、潘灵、吕亚平以及部分在昭的昭通籍作家,到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靖安新区、永丰海升苹果庄园、渔镇苹果基地、靖安镇西魁马铃薯种植基地、昭通古城、姜亮夫故居、龙氏家祠、正在建设中的昭通书院、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世界彝都景区、名樱庄园、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昭璞绿道酒房驿站、大山包国家公园、昭通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采风及调研,全面了解昭通脱贫攻坚、历史文化、城市发展、自然风情和民族风情。采风活动结束后,作家们将创作一批“昭通印象”文学作品,讲好昭通故事,助力昭通发展。
△昭通作家与全国著名作家交流
座谈会上,著名作家们分享了创作经验,就昭通作家如何开阔创作视野、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文学创作水平、文学创作与生活、文学创作与情怀、如何培养青年一代作家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昭通作家刘平勇、周远清、杨云彪、曹斌、伍世云、陈允想、高洁、沈力、严格以及部分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座谈会。他们表示,此次座谈会受益匪浅,一定在文学创作中消化著名作家们的“金玉良言”,进行文学创作,讲好昭通故事。
△昭通青年作家就文学创作的相关问题请教全国著名作家
本次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文学之乡·苹果之城”昭通采风活动,由中共昭通市昭阳区委员会、昭阳区人民政府、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中共昭阳区委宣传部承办。
著名作家“金玉良言”
顾建平(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副主编)
接触昭通作家群已有30年,昭通作家群的成就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这得益于昭通文化形成的良好创作氛围。昭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以前有关昭通的文学作品,描写乡村、苦难题材的很多,随着昭通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乡村振兴,昭通作家群的写作题材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希望有更多的作品展现这种变化,期待昭通作品有更好的表现。
文学能拓展生命的广度,增加生命的密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写作可以改变作家的命运,现在,互联网资讯发达,传播便捷,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不太容易被埋没的。作家创作遇到瓶颈的时候,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阅读建立合乎文学规律的标准,找到文学创作的DNA。
弋舟(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与昭通很有缘分。去年我就到过昭通,与昭通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一次文学交流,也了解到昭通作家的一些情况。这次采风活动,我与昭通作家们的交流更深入了,还了解到了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昭通产业发展,领略了昭通的独特美景,尤其是大山包给我留下深刻而震撼的印象。
我生活在西北,在大山包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自然是恒常的,但实际是流变的,这在大山包很明显地展现出来。恒常与流变,也让我在文学上有了新的思考,这也是昭通文学独特的气质。特别的自然环境孕育昭通文学,这一点在几位昭通作家身上也能看出来,昭通作家的倔强勇敢,敏感细腻,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昭通文学。
肖勤(小说家、遵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骏马奖获得者)
这是一趟洒满阳光的旅程。昭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地方,一直是文学的高地,始终有磅礴的气势和团结的氛围,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值得称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昭通的文学之所以生生不息,与这片土地壮美的人文自然景观密不可分,这是很让人震撼的。
如今,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创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创作者们从局限中走出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我带着向昭通作家群学习的心态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见到了一直想见的同行朋友,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旅程,收获满满。
冉正万(小说家、《南风》杂志主编)
这是我第一次来昭通,在此之前就知道昭通洋芋和昭通苹果非常出名。但我最向往的,是昭通有着优秀的作家群和良好的创作氛围。前两天,我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看到很多昭通作家的照片,内心十分激动,虽然很多昭通作家没有见过面,但也算是老朋友了。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往往会遇到瓶颈,有时候对身边的事太过熟悉反而无计可施,昭通让我感觉非常美好,我也想跳出家乡的圈子,写写以昭通为背景的故事。
张者(小说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
我之前对昭通并不是很熟悉,这次来到昭通非常震惊。这里不仅风景醉人,还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是个很好的地方。
要成为一个作家很难,过程十分漫长,每个写作者都会在创作途中遇到瓶颈,我认为,突破写作瓶颈一定要坚持阅读。希望大家都不要停止阅读,平心静气,用简单自由的方式写作,创作出更多触及内心的作品。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和激情,爱上了文学,就要对文学更真诚,就如爱上一个人,爱上了就娶她。
龙冬(小说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十月文学院创始人)
新冠疫情以来,我已经有七个月没有离开过北京,今年第一次离开北京外出就来到了昭通。昭通人非常热情,很有亲切感,让我永生难忘,以后还会再来。
通过昭通作家群的文学作品,我对昭通已有二十多年的了解。这短短几天的行程,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昭通,虽然对昭通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但也触摸到了心灵深处的情感。希望作家们能加强交流学习,挖掘每位作家身上的“宝藏”,完善自己,共同构建良好舒适的文学氛围。
夏天敏(小说家、原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昭通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此次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文学之乡·苹果之城”昭通采风活动很有意义。我读过各位作家的作品,内心充满敬意,一见如故。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能让昭通作家与著名作家们深入交流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昭通文学。昭通文学走到今天来之不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昭通作家群。
作为作家,要认准自己能写什么,该写什么,必须回归阅读,认真打基础,希望在座的前辈们能为青年作家创造更多的条件,也希望青年作家们认认真真读书,梳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创作,戒掉浮躁,平心静气地写作。
胡性能(小说家、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我出生在昭通镇雄县,为了文学离开昭通已有20多年,现在每年都会回故乡,昭通对我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我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漫天大雪的场景,就是源于昭通生活的经历。
以前,生活在小地方的人,一定程度存在着文化信息闭塞等客观实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村庄,再偏远的地方,也有文学和文化的“获得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创作不会因为地域原因受限和落伍。现在,不管生活在哪儿的人都可以获得最前沿的认知。
昭通古城和一些老房子,至今都是熟悉的模样,老朋友们也都还在。这次回来,看到昭通的变化非常大,这种变化令人震惊。昭通文学的创作,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向心灵深处回归。
潘灵(小说家、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边疆文学》总编辑、骏马奖获得者)
文学创作改变了一批昭通作家的命运,我是昭通巧家人,30年前,我因为追求文学而离开昭通,现在,昭通已经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形象,昭通本土作家扎根于昭通,也能认识世界,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此次采风打破了我对家乡昭通原来的认识,昭通现在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文化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昭通形象,希望昭通的作家们捕捉到这个变化,进行“文学转型”,不要一味地描写苦难,不能降低文学标准,写作要像手艺人一样做精细活,昭通作家一定要再出发,通过文学创作,筑就新时代的昭通精神,彰显磅礴乌蒙的气概,展示生机勃勃的昭通。
吕亚平(小说家、昭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此次采风活动让我印象深刻,与各位作家相处的日子,让我感觉很亲近,像是多年的朋友。期待各位作家将此次采风的感受用文学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昭通,了解昭通,见证昭通的变化、见证昭通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
对昭通作家群来说,这次活动是开阔视野,交流创作的好机会。昭通文学再出发,需要有新的突破,需要有新一代的力量。进行文学创作,阅读非常重要。文学是人学,需要烟火气,希望昭通的青年作家们能不断学习,沉下心来。在不断阅读的同时,挖掘生活中深刻,能引起共鸣的东西,创作出好的作品,用更广阔的视角,写好昭通故事。